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战略储备林培育密度调控与生长质量提升技巧

作者

骆跃明 谢艺峰

汝城县大坪国有林场 湖南省郴州市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及木材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战略储备林建设意义重大。合理把控培育密度是储备林稳定发展的基础,追求高生长质量能极大提升其综合效益。科学调控密度、运用质量提升技巧,可让储备林在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以湖南省战略储备林培育案例展开探讨。

1 战略储备林培育密度的重要性

战略储备林的培育密度直接影响林木生长质量。合理的密度配置能够为单株树木提供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确保林分结构稳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科学的密度管理还能优化木材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1]。

2 战略储备林培育密度调控方法

在战略储备林培育过程中,科学调控密度是关键环节。首先需要根据树种生长特性进行合理规划,速生树种可适当增加初始密度。随着林木生长,应定期开展疏伐作业,及时移除弱势个体。同时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通过定期测量生长指标,结合环境因素分析,动态调整经营措施,确保林分始终保持最佳生长状态。

3 战略储备林生长质量提升技巧

3.1 土壤改良与施肥管理

造林前需全面检测土壤酸碱度、肥力和质地,对肥力较差地块采用深翻、客土等方式改良结构。结合检测结果和树种需求精准施肥,如幼林期以氮肥为主促快速生长,成林期增加磷、钾肥提升木材质量,大坪林场在补植后施有机肥,后续抚育中按需追肥,为林木根系创造良好“居住环境”,持续提升土壤供养能力。

3.2 病虫害防治与生态保护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结合的方法防控,加强林分管理,及时清除病枝、落叶和病死木,减少滋生源头。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手段控害,同时营造混交林、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像大坪林场通过维护生态平衡增强林分自我调节能力,筑牢健康生长的生态屏障。

3.3 整形修剪技术应用

整形修剪可显著改善树木冠形和干形,按树种特性和经营目标适时开展,对主干不明显的树种培育通直主干,对树冠庞大的适当修剪侧枝以改善透光 [2]。修剪选择树木休眠期进行,使用正确工具处理切口避免过度伤害,大坪林场对目标树修枝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促进伤口愈合,助力树木健康生长。

3.4 灌溉与水分管理

水分是林木生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在干旱地区或季节需科学管理。依据相关方案,需结合树种需水特性和土壤墒情,精准确定灌溉时间和水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效率。同时做好排水,雨季及时疏通排水沟防止根系缺氧腐烂,大坪林场根据降水特点合理调控水分,为林木创造适宜的水分环境,保障生长需求。

3.5 良种选育与推广

优良树种是提升储备林质量的根本,需加强选育与推广。参考相关实施方案,通过杂交育种等技术培育生长快、材质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确保苗木质量。如大坪林场选用 2-3 年生优质容器苗,引种前严格试验示范,确保品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为储备林建设奠定坚实的良种基础,提升整体生长质量。

3.6 科技支撑与创新

利用“3S”技术对林分精准监测管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预测生长趋势及病虫害。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推广先进造林技术,大坪林场设置监测样地,每 2 年采集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储备林建设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

3.7 林农培训与合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传授培育知识,鼓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规模经营。大坪林场通过培训提升职工和林农技能,促进其参与管理,提高储备林建设质量,实现林业发展与林农增收的双赢。

3.8 经营模式创新

创新经营模式可注入新活力,提升综合效益。参考各类实施方案,采用林-农、林 - 牧、林 - 游等复合模式,如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或发展养殖,结合森林旅游、康养开发生态功能。大坪林场依托交通优势,以储备林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充分挖掘林地潜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9 政策支持与保障

制定完善林业政策,加大投入,给予造林补贴、贴息贷款等优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林业法规执行与监管,保护森林资源,如湖南对储备林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为大坪林场等项目营造良好环境,保障建设稳步推进。

4 案例分析:战略储备林培育密度调控与生长质量提升实践

湖南省在 2022 年度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中,针对 3000 亩杉木和马尾松林分实施 " 提质培优型 " 改培。项目采用科学的密度调控方法,通过间伐将林分密度从原有 170-198 株 / 亩调整至合理水平,补植楠木、樟树等乡土珍稀树种(56 株 / 亩),形成针阔混交林结构。在生长质量提升方面,项目综合运用修枝整形(修枝高度控制在 6 米以内)、精准施肥(有机肥 0.2 千克 / 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通过建立 17 个固定监测样地跟踪林分生长动态,项目预计可使目标林分蓄积量提升至30 立方米/ 亩,珍贵树种占比显著提高。这种 " 密度调控 + 质量提升 " 的综合培育模式,为南岭地区战略储备林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示范。

结束语

战略储备林培育密度调控与生长质量提升是系统工程,各环节影响深远。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探索新技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建专业队伍;以政策保障为基石,营良好环境。如各方案强调的协同推进,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木材与生态安全助力,绘就林业发展蓝图。

参考文献:

[1]王 谦 . 浅 析 林 木 抚 育 间 伐 及 技 术 要 点 [J]. 园 艺 与 种苗 ,2024,44(06):68-70.

[2]王燕 .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 [J]. 中国林业产业 ,2025,(02):112-113.

姓名 : 骆跃明 出生年月 :1991 年 10 月 性别 : 男 民族 : 汉族 籍贯 :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 学历: 本科 职称: 林业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 林业技术

姓名: 谢艺峰 出生年月:1988 年11 月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籍贯: 广东、仁化 学历: 本科 职称: 林业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 森林经营与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