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信息化的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作者

付爱英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中心小学 223915

前言: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若能借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便能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教学资源的拓展、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及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中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为复杂,教学资源要求较高。因此,教师需深入剖析基于信息化的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赋能举措。

一、基于信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层面

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较低,对多媒体软件操作不熟练,制作课件时仅简单堆砌文字与图片,无法发挥多媒体生动展示的优势,还有些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功能了解有限,直播授课时出现画面卡顿、声音延迟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将其视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价值,如在课堂上,全程播放教学视频,减少了自己的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也有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使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没有将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使信息化应用流于形式[1]。

(二)学生层面

面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部分学生缺乏自主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如在利用网络进行预习时,学生可能会被游戏、娱乐信息吸引,偏离学习任务,且一些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基于信息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不适应,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意识。而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则会对学生的视力健康造成威胁,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看课件、视频等,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增加近视的风险。

二、基于信息化的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一)改变教学方式,减轻负担

新课标体现了教师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施展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探寻新颖的教学方法,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充实现代课程的内容体系,还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2]。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那片神奇的海洋世界,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文中描述的各种海洋生物和景物,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动画,如在介绍“各种各样的鱼”时,屏幕上依次出现不同形态、颜色各异的鱼儿,并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成群结队”“穿来穿去”的生动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优化教学进程,减轻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负担。

(二)利用好信息化的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能够把乏味的教学内容浓缩进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之中,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学习要点。鉴于此,当前小学教育领域需加大教育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促使信息化教学器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更全面、更普遍地运用 [3]。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日”内容时,网络资源能发挥很大作用,教师不但可以提前找好春节庙会、元宵节花灯和端午节龙舟的视频,而且这些资源还能直接展示出节日的热闹场景。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视频,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亲身感受节日气氛和特别之处,特别是春节贴春联吃饺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些习俗,教师可以找到专门用动画讲解的视频,动画用有趣的方式讲清楚习俗的来龙去脉和讲究,这比仅用文字说明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住,接着安排小组讨论,让大家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这样不但练会了大家一起研究问题的本事,而且锻炼了把想法说清楚的能力,到头来这些招数都实实在在地让教课变得更顺手。

(三)基于信息化,开发多元化作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实践与运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故而作业布置应着重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以及记忆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需着重关注为学生布置足够量的练习任务,以此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挑选一篇美文或古诗,用手机录下自己的朗读,发到班级群里打卡。坚持一个月都完成打卡的同学,可以收获一份小惊喜——也许是一张表扬卡,或是一次当领读员的机会,这种别开生面的作业方式,让朗读变得像游戏闯关一样有趣,渐渐地,课间多了此起彼伏的诵读声,学生开始比谁读得更有感情,语文课也变得生动起来。

(四)应用互动式学习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式学习平台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学习平台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名胜风景”主题实践活动时,互动式学习平台的引入,使得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环境。通过这种平台,学生可以访问到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高清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这些资源能够生动地展示各种名胜风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这种以具象形式呈现的展示途径,既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助力他们更深刻地领会并牢记知识点,在讨论名胜风景时,学生则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也可以即时获得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反馈。

结语:

总之,顺应时代演进潮流,基于信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必然走向,但也面临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挑战,所以教师要基于信息化,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让教育信息化模式更好地服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魏惠惠 .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 [J]. 中国新通信 ,2023,25(24):179-181.

[2] 李 红 娟 , 杨 少 武 .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信 息 化 思 考 [J]. 甘 肃 教育 ,2023,(24):74-78.

[3] 夏婧 .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探析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4,(14):114-116.

[4] 宋娟平.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