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单元语文要素,击破碎问式阅读教学困境
董志蒙
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依托于单元内部的整体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教学主旨,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的实践价值,有效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创造意识。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分析碎问式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满堂碎问碎答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然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本次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深入思考,利用合作交流探讨的阅读活动,打造出趣味生动的语言阅读环境。
一、依托单元语文要素,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学教材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构建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的要素都十分清晰。教师要在授课前全面解读单元导读,整体把握单元训练要素,精准定位单元目标,分清主次,尝试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由“掌握”技巧,到“习得”技巧,再到“运用”技巧的方法。
教师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依托单元语文要素优化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碎问式阅读整体教学效率低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高阶阅读思维训练,借助主问题的提问有效打破碎问式阅读的教学局,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下《猫》的教学中,可以依托该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和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来设计主问题:“举例说说你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要求学生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及时批注,围绕这个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写法(特点 + 例子、明贬实褒)、读法(长短读、重读、男女读)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待学生掌握了这一环节的能力训练,再通过课外类文训练明贬实褒的写法,进而转到运用环节,尝试运用明贬实褒的写法进行仿写、仿说,使得学生对这一点的知识进步得到强化。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借助课后链接两篇短文,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情感表达的效果,并将同类文进行对比,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即个人独学、交流展学的流程,组内至班内探究异同,整合信息。通过教师设计的主问题带动一连串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是主动学习探究的角色,使得教与学都更加高效。
教者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将本单元的课文的阅读模式提炼如下:
板块一:目标驱动,任务引路版块二:自读探学,合作释疑板块三:精段共读,品言得法板块四:迁移运用,读写并练
二、整合优质阅读资源,破解“碎问式”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从整体阅读角度入手,通盘把握本单元的优质教学资源,分析贯穿单元阅读教学的主旨。然后教师应当采用统筹规划的教学指导思想,整合本单元课内课外的优质阅读教学素材,设计深度阅读教学主问题。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主题,提高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提炼概括能力。并且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构建生动的阅读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在课下开展深入的阅读思考,提高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提炼、鉴赏等综合语言思维。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开国大典》时,教师需要积极结合本单元革命岁月的阅读主题,搜集课内外优质的阅读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不同斗争时期革命者的英勇斗争事迹。然后教师让学生观看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时的盛况,体会当时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感,展现了当时中国缔造者的领袖风采。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丰富的语音视频资料,感受开国大典上群众队伍心情澎湃的场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
三、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清晰阅读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本单元的语文教学要素,明确本单元的阅读整体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比如,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培养阅读兴趣和基础的识字、断句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则更注重阅读技巧的提升和、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概括。
然后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清晰的阅读教学实践任务,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并且教师应当依托本单元的语文教学要素,设计有意义的阅读教学任务,让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有效破解碎问式教学的弊端。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桥》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本次阅读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性光辉。然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结合本次阅读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的所作所为,感受其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现实中的抗洪救灾事迹,与文中情节相互映照。然后教师可以设计清晰的阅读教学任务,例如设计主问题:“文中的老支书(主人公)是一位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对于人物的多种描写手法,并给出回答支架:“我从 地方感受到了老支书(主人公) 的形象。”一方面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规范了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
另外,本单元还需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重点分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语句,体会环境描写语句是如何展现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的环境描写,写一段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以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运用。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深入分析单元整体的语文教学要素,结合传统阅读教学中碎问碎答的课堂教学现象,积极探索破解碎问式阅读教学弊端的实践策略。因此,教师需要依托单元语文要素,不断优化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阅读的学习意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积极整合课堂内外优质的阅读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阅读实践教学活动,打破碎问式阅读教学的局限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明确本次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清晰可行的阅读教学任务,不仅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阅读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雪清 . 以问促教 ,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9):14-15.
[2] 黄冬 .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 [J]. 读天下:综合 ,202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