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训练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
郭翠芳
南宫市新城中心学校 055750
引言
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合唱训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合唱训练既是一项集体音乐活动,也是一项综合音乐教育方式。
一、合唱训练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
(一)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合唱训练能明显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特别是音高、音准和节奏。在冀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美丽的太阳花》里,合唱的训练特别强调了学生对音高和音准的精准掌握。该曲旋律简洁,表现力强,适于学生初步学习阶段练习使用。学生通过重复歌唱,既可以增强歌曲旋律熟悉程度,又可以学习合唱时音高变化的精确掌握 [1]。在集体演唱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音准的逐渐调节,和其他学生的音准产生了一种协调的合唱效果。
(二)音乐表现力的增强
合唱训练不但促进学生音准感知,而且对情感表达、音乐理解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冀少版《柳树姑娘》是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作品,通过它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词、悦耳动听的旋律来引领学生领悟这首歌的情感内涵。这首歌描写柳树姑娘爱春、亲近自然。合唱训练中学生不仅仅是唱好歌曲旋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音色、音量、节奏等要素进行调节,从而表达出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三)音乐创造力的发展
合唱训练既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以创意、即兴演唱等形式来激发音乐创造力。在冀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船摇着白洋淀》里,学生们不只是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还通过创作练习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基本旋律掌握之后,努力给歌曲添加一些新元素,比如加插入即兴和声,变换节奏型,或者添加不同旋律线等。
二、优化合唱训练以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建议
(一)加强师资培训与专业发展
要想使合唱训练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学校就应该增加对于音乐教师方面的培养。经常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种专业音乐培训、合唱教学工作坊等活动,学习最新合唱教学理念与技术,不断提升老师们音乐教学能力与合唱指挥水平。另外,教师要不断提升音乐素养,熟练掌握各种音乐风格与表演技巧,使课堂内容更丰富并激发学生兴趣。
(二)丰富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
为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学校要提供丰富教学资源与多元化课程内容。在课本合唱歌曲的基础上,老师也可介绍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合唱,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种类音乐作品的魅力。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又可以使他们对音乐多样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编排课堂内容时,可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出创编合唱作品和举办小型音乐会等创新合唱活动供学生练习。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以及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通过举办合唱比赛,表演活动或者音乐节等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得到同伴及老师们的认可与鼓励 [2]。另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激励,创设积极开放的学习气氛,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四)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互动
学校要鼓励父母主动参与到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去,如通过家长会,开展家庭音乐活动,使父母理解合唱训练的含义与内容,为家庭中的孩子提供援助。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和社区文化资源合作,并组织同学们参加社区音乐活动或者合唱比赛等活动,使同学们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下体验到音乐的神奇。
结束语
总之,合唱训练这一综合性音乐教育方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至关重要。通过培养音高和音准感知,节奏感和节拍感,使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情感表达,音乐理解,舞台表现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即兴创作,音乐想象,合唱编创以及激发创新思维等途径来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但为了进一步优化合唱训练和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还需强化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强化家校合作和社区互动。
参考文献:
[1] 鲍佳 . 小学音乐教育中童声合唱的有效训练探究 [J]. 参花 ,2024, (18): 146-148.
[2] 陈悦宁. 探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北方音乐 , 2020, (11): 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