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党建统领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路径探析

作者

谈耀文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成长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该不断强化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发展布局,完善治理体系,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一、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内涵意蕴

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强调人人有责、人人奋斗,人人成长、人人出彩。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导向、团队协作、创新驱动,致力于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成长路径、发展平台和条件支持,推动人人成长、集体进步。

从发展目标与方向来看,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服务支持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研究创新,营造具有特色、丰富自洽的大学文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拥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坚持进步导向,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采用数字化课程体系、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推行场景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

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坚持培养导向、合作导向,教学相长,终身学习,宽容性发展。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育、学术与专业研究和创新。

从学科建设来看,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坚持服务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为重点,发展具有未来潜力的学科领域。

从开放办学与国际合作来看,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要有国际化的师资和学生,要有国际化的课程,要有全球伙伴关系,要有多元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从学校治理与文化建设来看,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校内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弘扬校训精神和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包容开放的教育环境。

二、党建统领与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逻辑建构

(一)把准党建统领与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结合

1. 引领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要以高质量党建更好地把准服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把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体推进,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的供需匹配失衡问题。

2. 引领构建科学研究新范式。要有声势地发动先进党组织、骨干党员、各类人才带头组建“大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要有计划地通过党支部联合共建,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个“催化剂”。要有设计地在重大项目攻关组创新设立党组织、大力选树榜样。

3. 引领形成服务社会新方式。要以高校党组织严密的组织生活制度保障社会服务推进机制,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校地融合。要做好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师生将专业特色、个人特长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二)创新党建统领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作机制

1. 以凝心聚力促发展机制保落实。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一方面要围绕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党政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各基层党组织聚焦高质量发展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挑大梁,不折不扣落实好学校党委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部署。

2. 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机制抢先机。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一方面要以党建改革创新带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以基层党组织“1+N”联合共建打破单位壁垒,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高政策协同,让学校各类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3. 以改进作风促发展机制提效能。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一方面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当好“施工队长”和“开路先锋”。另一方面要勇于开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破除封闭狭隘、自甘平庸、因循守旧、急功近利等阻碍发展的“软肋”,以高质量党建持续探索创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教篇章。

三、党建统领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面临的问题

对照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基本内涵,成长型大学虽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人才培养特色更多依赖于学科专业设置,而没有建立对形成特色有持久作用的深层次培育机制。教师利用学科和科研优势,将科研思想、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有欠缺。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宽度不足,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不够。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范式等改革没有触及问题症结。

(二)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

优势学科集中于特定领域,与其他学科联系不紧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趋势较弱。基础学科发展缓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亟待增强。新兴交叉学科数量偏少,理论课与实践课协同性差,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治理体系不健全

职能部门过多,职能划分过细,既存在职能重叠交叉,又存在管理盲区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于统筹管理和提高效率,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精神状态有所欠缺。院校两级责权不清晰,二级单位的办学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资源分配不均衡。

(四)对外开放水平不够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国际互动合作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至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然而,在建设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对外开放办学理念弱、校企合作进程慢、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窄等成为重要阻碍。

四、党建统领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路径探析

建设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必须从自身的历史使命、现实基础和长远发展出发,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相融合。

(一)坚持党建统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精神力量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强化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奋进之笔”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坚持优化布局,凝练办学理念,明晰发展思路

按照“强化、拓展、提升”的学科布局总体思路,强化传统优势学科,拓展新兴学科,提升基础学科,构建符合学校特色优势、适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全面强化各学科顶层设计,明确各学科优先、重点和培育方向,制定今后发展的重点举措。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针对重大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实施科研战略重点的布局调整,搭建大平台、组建学科交叉型大团队,着力解决国家重大领域关键难题。以“科教融合、学科融合、校企融合”为抓手,促进学科和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三)坚持名师领军,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育发展教师先行。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兴校战略。一是在总量上做文章,有计划、有质量的扩充教师队伍规模。二是在结构优化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博士化工程”、“国际化工程”和“名师化工程”,重点是造就若干学术领军人才,造就一批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的青年拔尖人才,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在政策待遇上出实效,创新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多重业绩考核评价机制,营造更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氛围,让人才干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环境、生活有条件、发展有空间。

(四)坚持改革先行,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结构改革,不断优化职能部门设置,探索扁平化管理机制,推进部门协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放管服”原则,推进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校院两级责权,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探索“一院一策”差异化管理,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强化数字赋能管理。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以数据治理、流程改造为抓手,提升治理能力、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办学效益。通过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卓越的管理促进卓越的学术,推动学校在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实践,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办学治校的基本功”的理念,确保将党的建设贯穿到高校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成长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承担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的主力军。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作为事业发展重心,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政治高度,压紧压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洪波.致力特色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 [J]. 中国高等教育,2015(10):44-46

[2] 江春.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J]. 中国农业教育,2021(3):7-13.

[3] 孟祥安. 地方高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路径探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6):87-90.

[4] 颜建勇. 成长型高校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某大学为例[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2-106.

[5] 詹丽萍 .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基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 [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34-139.

作者简介:

谈耀文(1991—),男,助教,硕士,党政办公室综合科副科长,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项目名称:党建统领成长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路径研究——以为例(2024DJY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