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传统与现代携手 建构京剧新课堂京剧传统戏教学设计

作者

郑涛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 438300

一、教材分析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以“京剧”为主题,第七节为“京剧传统戏”为主。传统戏与现代戏的区分在于:传统戏多表现历史题材,如霸王别姬,现代戏多反映现实题材,如智取威虎山;传统戏布景简单、脸谱化妆夸张浓厚、服饰华丽、念白有韵律感、音乐以胡琴弦三大件为主,而现代戏布景道具丰富多样、化妆自然、服饰接近现实生活、念白多用普通话、音乐吸收了西洋音乐元素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经典京剧唱段,如《空城计》《霸王别姬》等,能感受京剧传统戏唱腔的独特韵味,包括西皮、二黄等不同板式的旋律特点;能够准确辨别出京剧唱腔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差异;观看京剧表演视频,分析演员的身段动作、表情神态以及舞台布景、服饰道具等元素,能体会京剧表演中蕴含的形式美和意境美。

2. 艺术表现:了解京剧生、旦、净、丑行当的分类和特点,能准确识别不同行当中的经典角色,并简单模仿;能掌握一些常见的京剧身段动作,如兰花指、云手、台步等。

3. 文化理解:探究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能理解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能分析京剧剧目中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以及道德观念,如《空城计》中展现的智慧与谋略,领会京剧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京剧四大行当、四大基本功、四大名旦、流派及代表人物等知识;欣赏经典京剧传统戏唱段,感受京剧的魅力;

难点:掌握分析京剧唱段的方法,学唱京剧传统戏,表现出京剧传统戏的韵味。

四、教学过程

(一)素材导入(5 分钟)

陶喆的《Susan 说》是一首现代流行音乐与京剧元素融合的歌曲。在音乐课堂上播放时,这首歌中的戏腔元素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在这首歌里,同学们听到了哪些独特的音乐元素?”音乐素材与语言问题共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京剧唱腔、念白等元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京剧。

(二)京剧知识(10 分钟)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京剧的起源、基本功、行当、流派等发展历程;介绍从徽班进京到京剧的形成、逐渐繁荣成为国粹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渊源和文化魅力。

教师详细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部分,用经典的京剧角色和唱段展现生、旦、净、丑各自的特征,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采用《空城计》中的经典角色诸葛亮,老生扮相的儒雅稳重,动作幅度小、以唱为主,姿态从容、唱腔沉着;旦采用《霸王别姬》中的经典角色虞姬,旦角扮相的俏且亮丽,舞蹈与唱腔结合展示人物内心的细腻和哀愁;净采用《打龙袍》中经典角色包拯,净角扮相的刚正威严,唱腔斩钉截铁、雄浑威严、气势豪迈,动作敏捷,表现出角色的忠诚和勇敢;丑采用《群英会》中经典角色蒋干,丑角扮相滑稽,唱腔诙谐花哨、节奏较快,念白清新明快,表情和动作夸张且丰富。学生在后面的赏析环节可以一睹这些经典角色的风采,体会教师讲解的要点。

教师对京剧的唱腔西皮二黄、伴奏乐器三大件、脸谱艺术等进行简单介绍。

(三)经典赏析(15 分钟)

教师播放京剧《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唱段视频,让学生完整欣赏旦角的表演和唱腔、念白,感受唱段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再次播放唱段时教师随时暂停视频,引导学生结合旦角的表演和唱腔做分段欣赏。第一部分虞姬轻移步走出,猛抬头望。第二部分虞姬先叹一声,然后念白。第三部分虞姬舞剑劝酒。第四部分霸王睡稳,虞姬唱段独白。

教师可暂停视频分析每一段唱腔、旋律、节奏、表演上的特点,解析西皮流水板的表现力。教师可关闭声音,仅用视频画面来让学生观察京剧表演中演员如何用手势、台步和眼神来表现出虞姬对霸王的深情和内心的忧虑。

(四)实践体验(15 分钟)

唱腔模仿:教师解析念白“云敛晴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中的节奏把控、韵味处理,让学生体验一下京剧的唱腔特点和魅力。

身段学习:教师挑选“拂袖”动作进行示范教学。“拂袖”动作要轻柔缓慢,体现虞姬对项羽的柔情与担忧。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反复模仿练习,体现出动作的规范性与美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京剧表演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五)小组讨论(10 分钟)

学生 56 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话题:“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让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每个小组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引导学生借鉴粤剧电影《白蛇传 情》讨论京剧传统戏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的可行性;引导学生讨论2025 蛇年春晚小品《借伞》对不同剧种的串联,讨论创新形式展示京剧传统戏魅力的必要性。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六)作业布置(5 分钟)

基础作业:利用课后时间收集自己喜欢的京剧传统戏唱段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内容自行安排但需包含个人欣赏感悟。展示时间:下节音乐课。

拓展作业:尝试运用现代音乐软件,将京剧唱腔与自己喜欢的现代音乐风格进行融合创作。展示时间:下节音乐课。

五、教学反思

本课京剧传统戏教学中,教师通过流行歌曲导入、多媒体展示、实践体验等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对京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教学中仍存在不足,如课时限制导致学唱环节的指导和练习程度较浅,学生难以把握京剧念白、唱腔、表演的韵味;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不高等。后续教学应合理分配时间,增加学唱指导,优化讨论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有效传播京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