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用面批解决高一听障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作者

刘晓伟

南京市聋人学校 210007

在对听障学生进行高一数学教学中,常会发现,他们刚进入高一就开始表现出各种不适应,且逐渐遇到不断增多的学习困难。如不能及时关注、及时指导,很可能听障学生就从高一开始成绩下降,失去数学学习的动力。而在几届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面批这一教学形式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一、高一听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升入高一后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听障学生造成的困难:数学知识体系在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发生了扩展与深化。以函数为例,初中已经接触了函数知识,但高中对于函数的学习变得更加深入。很多细化的概念,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增减性等等,之后更有导数这种涉及到微积分的全新概念被推到听障学生面前。而听障学生受制于语言能力的缺陷,对概念的理解体会远逊于普通学生,这就造成了听障学生的学习困难。

2、认知与思维能力发展的限制对听障学生数学学习造成的困难:数学是一门需要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进入高中之后如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集合与逻辑等内容,虽是初步接触,但是都对听障学生的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数形结合的能力,还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而语言缺失造成听障学生更依赖视觉直观,缺乏基于言语的逻辑能力。这使得听障学生学习高一数学时倍感痛苦。

3、听障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学习困难:听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容易造成自卑感、对健听人的不信任感、过分自我保护的孤独感。这些心理问题还可能同时出现,更加造成问题的复杂化。而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这些问题造成的学习困扰会极大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旦使听障生的成绩下滑,会进一步刺激心理问题加剧。恶性循环下,很可能听障生就倒在高一这个初入高中的阶段。无力完成高中三年的紧张学习。

二、使用面批帮助听障学生解决困难的优势

面批是教师当着学生的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应用这种教学形式,发现对于解决高一听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具有明显的效果。

1、有针对性地帮助听障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一对一的面批作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以重点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有利于做好个别辅导计划,并进行实时的指导与纠正。

2、帮助听障学生解决思维发展的问题:由于考入高一的听障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初中,他们的手语、口语的熟练度各不相同,甚至地方手语也各有不同词汇。进入高一很可能出现与新的任课教师磨合不足的问题,交流不畅,在数学概念的学习、逻辑能力的发展引导等方面都出现困难。利用面批可以在近距离的细致交流中,让听障学生熟悉教师的语言,并获得思维逻辑的正确指导。

3、从情感方面帮助听障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面批中的一对一互动,有助于教师了解听障学生的情绪动态,可以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的萌芽。而和谐的交流也能让听障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逐步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进一步帮助听障学生跨过高一新生化环境、新人际关系的困难时期,尽快进入合适的高中学习氛围。

三、对听障学生进行面批需注意的事项

1、及时:高中数学的学习进程紧凑,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新的教学内容接踵而来,问题很快就会积累起来。所以面批一定要及时,在学习新内容的阶段就关注个别学生,做好面批安排。例如:高一数学的教学安排,每周设有5 课时,我校每天下午第五节课是固定的个别辅导时间,且每天晚自习从 18:30 至20:30 。按各学科轮班,每周会有一次数学下午个别辅导和一次晚自习辅导时间。共有 150 分钟的时间,一般特殊学校班级人数不超过 15 人,基本上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可以分到 10 分钟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做到,从第一周开始,就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面批,及时了解学生状况。而这样的安排持续一个月,基本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后,可以提出重点关注学生,在班级内调整面批的时间分配。

2、强调逻辑思维:听障学生因为交流的障碍和逻辑思维的复杂性,在接受教师指导时,会有抵触情绪,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会要求教师直接告知答案、直接展示整个解题过程,自己照抄、背记答案来代替订正。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从心理上予以理解,并坚定的告诉学生,交流沟通虽然不方便,但要坚持磨合,综合利用手语、书面、口型,甚至画图,也一定要达成对意义的正确理解。不能让学生放弃逻辑思维训练。在面批时,注意观察听障学生的态度,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解题思路的构建与计算,并在解题关键难点处利用搭设台阶、拆解成子任务等手段帮助学生跨过思维障碍。诚然,这需要特教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在实践中,多数都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3、保护听障学生的情绪:听障学生的生理缺陷使得他们会有一些自卑、不信任等等的心理问题。在面批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情绪。例如,有些学生会在意班级同学的议论,而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被教师批评,严重会发展成与教师的激烈对抗;还有的学生在面批的过程中,总是分心于身边的其他同学,捂着练习本不让看。这类现象的出现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处理,反而失去了面批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在实践中,采用了如下方法。一是在班级自习中进行面批时,会搬桌椅放在教室的最后,让其他学生面向前方自习,减少对面批的干扰。二是在大阶梯自习室中面批时,值班教师必须坐在讲台上,这时可以通过提前与学生单独沟通,让学生以主动请教的形式走上讲台,事后还可以表扬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减少学生因为学习困难而感到的自卑。三是教师要注意面批时的态度,保持温和且坚定,表情温和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与抵触,态度坚定可以让学生潜意识中明确要配合才能解决问题,提前遏制对抗情绪的滋生。但也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如发现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负面情绪,要注意适当的转圜,约定下次面批时间。避免对抗情绪的爆发,这不利于长期的教育。

四、对面批的进一步思考

数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对高一听障学生实行面批,确实从发展思维、解决问题、促进积极心态等方面有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今后在进一步实践面批的过程中,还将探索,如何更细致的通过观察听障学生的表情变化来尽快了解他们的心理;如何设置引导词来更有效的帮助他们思考、培养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 提高数学学困生“作业面批有效性”的实践与体会 [J]. 彭冬梅 .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3)

[2] 作业面批:后进生转化的“利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面批的实践探索.程微微. 数学教学通讯, 2017(01)

[3] “望闻问切”——学困生作业面批四重奏. 田金霞 . 教师博览 ,2024(15)

[4] 小学数学作业面批实际意义研究 . 曹新根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7(22)

[5] 助力高中听障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可视化教学策略 . 严丽萍 . 现代特殊教育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