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分析
白顺芳
浙江开放大学富阳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400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中等职业教育里的关键专业,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十分显著 .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存在和产业需求契合不紧密、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薄弱等现象,无法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及技术变革趋向,实现产教融合升级,创造信息技术教学新模,成为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关键。混合式教学可切实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扩大教学的时空范畴,对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意义
( 一)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引入产教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采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优质教学素材,及时把行业前沿发展、技术应用实践带入教学中,拉动教学内容跟产业需求同步换新。学生在“边实践边学、边学习边做”的过程里,把握信息技术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运用,岗位适应力及就业竞争力实现有效跃升,利于造就契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
( 二) 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借助网络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教学活动,创设仿真的职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教融合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真实的项目案例、实践环境,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空间。混合式教学与产教融合的有机结合,为提升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开辟了新路径。
( 三)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教融合的混合式教学突出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强调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化技能、积累经验。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学生参与项目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锻炼就业本领,线上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方式灵活,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持续学习,不断拓展专业视野,跟进行业发展前沿。基于产教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适应产业发展变革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2]。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 一) 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
项目驱动教学强调以完成具体项目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项目实施等环节,从行业一线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如在 Python 程序设计入门课程中,引入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让学生参与问题分析、程序设计、代码实现、调试测试等开发过程。通过 Python 实现文本处理、数据分析、网络爬虫等实际项目,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动手实践中掌握Python 编程思想和技巧。简单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软件开发的完整流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
( 二) 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信息技术学科呈现出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亲自实操,切实掌握技能,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呈现薄弱态势。传统实验室无法达成实践教学需求,为充分借助信息化优势,可搭建线上线下相契合的实践教学新框架,线上资源含有教学视频、在线测试、虚拟仿真实验、在线编程等类别,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自主学练,掌握实践项目的基础操作要领。于线下进行项目实践、小组协作及师生互动等,教师实施面对面教导,学生开展实操体验,恰似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课程里,学生线上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网页设计等技术要点,开展在线实践操作,借助项目驱动,在“做”中学习,通过反复试错强化技能。教师引入贴近实际的案例项目,如开展海报设计、短视频制作,让学生投入动手实践,教师面对面指导,帮助学生攻克难关。学生组团协作,开展头脑风暴、作品点评等,在同伴互助中共同进步。通过线上强化、线下辅导、师生互动的立体化实践,学生的数字媒体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夯实。
( 三) 产业案例导入的情境化教学实施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要突显理论与实践相匹配,不少课堂依旧“油水分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以领悟知识的实际应用意义。引入产业案例有效点燃学生的兴趣,让课堂灵动多姿,教师走进产业一线,采选典型案例嵌入教学各阶段,依靠案例钻研,学生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衔接,体悟企业生产实际。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这一范畴,教师跟通信企业展开合作,筛选网络故障、网络安全等案例,搭建职业情境,学生分角色去模拟网络管理员,对案例提出解决途径,按照案例设计项目化学习课题,推动学生进行网络故障排除、安全防护等实践探索,提升实操技能水平,顾及案例的多种类,覆盖多个行业范畴,增进学生视野宽度。案例教学使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相联合,学生借情境体验强化知识应用效能,在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进程中培养职业本领,知识把握愈加固实,实践技能获明显进展 [4]。
结语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中职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推进产教融合,实施混合式教学,是新时期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变革的必由之路,秉持应用为本、能力为重的理念,从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产业案例导入的情境化教学等入手。实现线上资源共享、线下实践指导、校企协同育人的立体化教学格局,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练兵”,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洪斌,张雪梅,周黄,等 .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卫生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 教育进展,2025,15(3) :10.
[2] 郑婷,李银塔,孙梓 . 基于产教融合的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海洋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 [J]. 农产品加工,2024(19) :132-136.
[3] 邹小花王青松 .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 [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20(23) :174-177.
[4] 陈慕花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2025.
作者信息:
白顺芳,女,1978 年1 月生,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