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箱梁施工技术研究
李骏马 柯照
竹山县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湖北十堰 442200;竹山县交通物流服务中心 湖北十堰 442200
一、公路桥梁工程箱梁施工关键技术
1. 支架施工技术
支架选型与设计支架选型应根据桥梁跨度、荷载大小、施工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跨度较小的箱梁,可选用满堂支架;对于跨度较大或高墩箱梁,可选用碗扣式支架或盘扣式支架。支架设计时,需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坍塌。例如,在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针对跨度为 30m 的箱梁,选用盘扣式支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支架进行受力计算,确定立杆间距、横杆步距等参数,保证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支架搭设与预压支架搭设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立杆垂直度、横杆水平度符合要求。搭设完成后,需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一般为箱梁自重和施工荷载之和的 1.1 倍左右。预压的目的是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检验支架的承载能力。
2. 模板工程技术
模板设计与制作模板设计应根据箱梁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采用 CAD 等软件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模板的精度和可靠性。模板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常用的模板材料有钢模板、木模板和复合材料模板等。钢模板具有强度高、周转次数多等优点,在箱梁施工中应用广泛。模板制作时,应严格控制各部件的加工精度,确保模板拼装后的尺寸误差不超过设计要求。模板安装与拆除模板安装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模板之间的接缝处理,防止漏浆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拆除时应避免对箱梁结构造成损伤。例如,在某箱梁施工中,采用大钢模板,通过螺栓连接和支撑系统固定,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80% 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侧模,底模则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设计强度后拆除。
3. 钢筋工程技术
钢筋加工与绑扎钢筋加工前,应先对钢筋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包括调直、切断、弯曲等工序,加工后的钢筋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绑扎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要求。在绑扎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绑扎方法,如十字扣绑扎法,确保钢筋骨架的稳定性。例如,在某箱梁钢筋工程中,采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进行钢筋加工,保证了钢筋加工精度。在钢筋绑扎时,采用梅花形绑扎方式,提高了钢筋骨架的整体性。钢筋连接技术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等。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筋,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具有接头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钢筋连接过程中,应注意接头的质量检验,确保接头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箱梁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优先选用优质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满足要求。同时,应考虑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优化配合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0mm ,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振捣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方法有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和蒸汽养护等。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 14天。
二、公路桥梁工程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预应力损失和箱梁尺寸偏差是箱梁施工中典型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多因配合比不合理(如水胶比过大致收缩加剧)、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形成内部空隙、养护不及时或环境温度骤变引发,例如某工程因未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出现贯穿性裂缝;预应力损失主要源于锚具变形、预应力管道安装偏差增大摩擦阻力(如管道定位误差超 10mm 时摩擦损失增加 20% ),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箱梁尺寸偏差则常由模板支撑刚度不足(如立杆间距超过 1.2m 时挠度超限)、测量定位误差或支架沉降等原因造成,某项目曾因支架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箱梁轴线偏差达 30mm 。
2. 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混凝土裂缝,需优化配合比降低水胶比至 0.45 以下,掺入膨胀剂(掺量 8%-10% )补偿收缩,浇筑时控制分层厚度 ⩽300mm 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间 20-30s / 点),养护阶段覆盖保湿膜并喷淋养护(温度骤变时增设保温层);控制预应力损失需精准安装管道(定位钢筋间距 ⩽0.5m ,偏差⩽5mm) ),张拉设备按 ±1% 精度校准,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减少摩擦损失 15% 以上),选用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 ⩽0.38 )抑制收缩徐变;箱梁尺寸偏差控制需强化模板设计刚度(面板厚度 ⩾6mm ,背楞间距 ⩽300mm⋅ ),安装时用全站仪(测角精度 0.5′′ )精确定位,支撑系统通过 1.1 倍荷载预压(持荷 72h)消除非弹性变形,浇筑过程中每 2h 监测模板位移并实时调整。
三、结论
公路桥梁工程箱梁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和专业领域。箱梁施工关键技术包括支架施工、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预应力工程等,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箱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混凝土裂缝、预应力损失和箱梁尺寸偏差等,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箱梁施工质量。未来,随着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箱梁施工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箱梁施工技术的研究,探索新型材料和智能化施工技术在箱梁施工中的应用,提高箱梁施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应加强对箱梁施工过程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周晶 . 公路桥梁工程箱梁的施工技术 [J]. 居业 ,2025(2):55-57.
[2] 周翔 . 公路桥梁工程箱梁的施工技术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2,10(20):64-66.
[3] 谢育林, 龚文宏. 公路桥梁工程中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23(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