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机械教育创新策略
隋文军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当今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在机械行业,对专业人才也提出了全新要求。但以往教学中,我国教育工作因为教学设施不完善、理论联系实际较少等因素,导致创新性人才较为稀缺,所以对于机械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新型要求,在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下,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够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改革,合理应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综合人才培养;中职;机械教育;创新
引言
当今我国科技技术发展大背景下,想要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培养出专业性人才,就需要中职机械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实训教学开展,对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探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结合实际来积极探索和构建出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念,为社会创建出符合实际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能够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为社会输送高水平专业性人才。
一、中职机械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落后
从本质上来看,教学过程也属于是一个学习和实践一体化过程,所以在教学开展中,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从当今中职机械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因为教学方法落后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激发。机械知识理论性较强,如果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学生就很难产生对于知识兴趣,所以教师教学方式选择便尤为重要。但是从当今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大部分机械课程仍旧采用教师单方面讲解方式进行,只是让学生在一旁观看之后进行模仿,在这样背景下,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只能被动进行,自身思维能力便无法得到激发,实践水平也无法得到发展。
(二)教师能力不足
在机械专业教学开展中,教师是教学活动引导者以及组织者,虽然说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将学生作为中心地位,但学生如果离开教师引导便难以有效开展知识学习。中职因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差异性较大,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同时一些专业能力较高的教师不愿意在中职任教,就会造成中职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还有部分年轻教师高校毕业后,因为实训能力以及实训经验有限,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因为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中进展效果也十分有限,从而影响到教学改革效果[1]。
二、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机械教育创新策略
(一)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
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发展和生活当中,所以教师就可以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也能够起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对相关学习内容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开展,以此起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效果。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下,将原本静态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为动态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够起到对教学创新的效果。
例如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对于机械知识较为陌生,如果单纯采用理论传授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就可以将机械技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呈现,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照片等方式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呈现,学生在对知识直观的观看下,能够对所学知识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应用,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注重提升教师实训能力
当今我国大多数中职教师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自身虽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能力,但是实践操作能力有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长期处于教育岗位,没有机会获取大量经验累计,所以会导致教师发展受到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当今我国机械技术在飞速发展,各种高科技设备也层出不穷,在这样大背景下,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就会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就需要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例如中职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提升综合人才培养效果,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根据机械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要求教师对知识拥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还需要进行绩效考核,以此来起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效果。因为绩效考核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工资,所以教师会在绩效影响下积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提升。机械教学中,会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所以对教师进行考评中也需要注重多样性,除了要将机械能力提升作为主要考评标准,还需要充分参考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安全意识以及德育意识,在对教师培养下,也能够显著提升综合人才培养效果。
(三)对实训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在中职机械专业当中进行教学开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基础上起到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效果,所以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有关课题进行教学情境创建,引导学生对学习自主分析、思考以及探究,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寻找科学解决方案,通过对教学创新方式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知识学习中[2]。
例如教学开展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在课堂当中为学生呈现出生活当中常见的机械模型,然后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合理应用视频技术,让学生仿佛身处机械制造当中,在这种教学情境构建下,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过程中,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对教学模式积极创新下,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知,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机械教育效果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要想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就业竞争力,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合理应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合理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实训能力、积极创新实训教学方法等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知识学习兴趣,在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柴晓燕.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图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J]. 模具制造, 2024, 24 (11): 48-50.
[2]林瑞光,陈晓燕. 基于创新教育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 59 (05): 153-156.
作者简介:隋文军,出生年月:19810926,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吉林,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