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猪传染性腹泻病临床诊断与防控措施

作者

裴杰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226111

引言

畜牧业是中国农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显地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畜牧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据相关资料记载,中国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70% 。与猪企的加速扩张相伴随的是猪疫病类型持续增多,这也直接到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猪传染性腹泻是临床出现腹泻症状的传染病总称,致病源较多,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及时准确地诊断出病症与病因,进行正确治疗,可减少病猪的死亡率,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保障。

1 猪传染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断

1.1 哺乳仔猪

130 日龄的仔猪会出现呕吐、水样腹泻以及脱水与消瘦等症状。其中,出现呕吐的患病仔猪多出现于不哺乳后或者进食后,其呕吐物中会存在未消化的乳凝块,当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较为严重时,会呈喷射状。其患病初期会偶然发生呕吐等现象,随后频繁呕吐,甚至无法正常吮乳等症状。其次,当仔猪患传染性腹泻病时,还会出现水样腹泻症状,该症状的粪便初期为灰白色或者乳白色稀粪,后期转为黄色、黄绿色或灰褐色,并且在其粪便中会存在未消化的凝乳块及气泡,伴随着恶臭。该症状的病程会持续 2 天左右,较为严重的仔猪会出现肛门失禁等现象。当 130 日龄的仔猪患传染性腹泻病时,还会出现脱水与消瘦等症状,其表现为眼窝凹陷以及皮肤弹性下降等现象,较为严重的仔猪还会出现眼窝深陷、黏膜苍白等症状。而也由于其腹泻和呕吐的频率较高,其脱水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 12 天内可能因为该原因导致脱水死亡。

1.2 成年猪

对于妊娠母猪、公猪以及育肥猪等成年猪,会出现腹泻或者呕吐等轻微症状。其中腹泻症状会出现偶发水样或糊状腹泻,持续时间为 天,并没有其余较为明显的症状。而呕吐症状基本不会发生,可能仅会出现轻微反胃等现象。当泌乳母猪患传染性腹泻病时,会出现泌乳量减少、体温升高等现象。当其感染后,母猪的泌乳量会逐渐下降,较为严重的会停止泌乳,这不仅会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还难以满足仔猪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更甚至会导致仔猪死亡。部分母猪的体温还会逐渐升高,会提升至 40.5C ,并伴随着厌食和倦怠等现象,这也是母猪患传染性腹泻病较为常见的症状。

2 猪传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措施

2.1 疫苗免疫策略

首先是疫苗的选择和接种。在选择疫苗的类型时,可以优先选择使用与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比如 EDV-TGEV 二联灭活疫苗、PEDV-TGEV- 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选择合适的疫苗,才能够有效防控猪传染性腹泻病,这也为保障猪的健康提供了重要支持。在进行疫苗接种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程序。对于妊娠母猪,需要在产前的 天,通过后海穴注射二联灭活疫苗,其中每头需要注射 4ml ,或者产前的 45 天、15 天分别接种 2 次,从而达到提升初乳抗体水平的目的。对于仔猪, 日龄需要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其中每头需要口服1.5ml,从而在仔猪断奶之前能够有效加强自身免疫力,进而为后续仔猪的健康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接种疫苗时要做好免疫监测工作,通过定期检测母源抗体,能够有效保障仔猪在出生后的抗体保护期能够完全覆盖高风险期,也就是在仔猪 128 日龄期间。其次,还需要对疫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免疫后 2周需要采取血清样本,并对母猪体内的 IgG 抗体水平进行精准检测,其阳性率不能低于 80% ,且抗体滴度需高于 1:64,从而保障母猪的健康生长。如若出现抗体水平较低或者不足等问题,则需要对疫苗的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尝试更换毒株匹配的疫苗,从而有效治疗猪传染性腹泻病。

2.2 生物安全体系构建

首先,可以对猪场进行封闭式管理。通过合理应用全进全出制度,并严格落实,在母猪产房空栏后,需要进行全面清洗,并通过干燥、熏蒸消毒等程序,消毒过后需要空置 57 天,进而有效实现全面消毒杀菌。在此期间,还需要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生产区,而对于必要进入人员则需要更换相应的防护服以及鞋套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进入人员还需要经过消毒通道以及洗手消毒过后即可进入。

其次,需要加大对环境与物资的管控力度。对于运输工具,每天需要使用1:200 的戊二醛或者 1:400 的过硫酸氢钾,通过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而对于运输工具的轮胎和盘底等部位需要进行重点处理,避免出现病毒和细菌。对饲料和饮用水进行管控时,其中饲料中需要添加适量的脱霉剂等防霉剂,在饮用水中需要添加适量的 0.1% 电解多维,还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每周至少检测 1次,当检测数值pH6. 57.5 、菌落总数小于100CFU/mL,即可满足相关标准。

2.3 精细化饲养管理

在进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时,对产房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防控猪传染性腹泻病有着重要意义。需要对分娩舍的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使其维持在 3032C 范围内,该温度适用于 日龄的仔猪,其温度需要不断降低,每周降低 2C 直到 24C 。保育舍的温度需要维持在 2528C 范围内。还需要对湿度进行精准的把控。保持地面干燥,使其湿度低于 65% ,此外,还可以使用蒙脱石等干粉消毒剂,从而达到吸附病原的目的,这对于防控猪传染性腹泻病有着重要作用。其次,还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营养与饲喂模式。对于哺乳仔猪,在其出生后 6 小时内,需要强制灌服大于 100ml 的初乳,对于 7 日龄的仔猪则需要开始补饲教槽料,其中需要含酸化剂和免疫增强剂,从而增强仔猪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猪传染性腹泻病在猪养殖中是较为常见的疫病。由于该病原的多样化,从而导致猪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增加日常的管理力度和检查力度,当出现猪患传染性腹泻病时,则需要及时寻找病因,并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该病带来的影响。因此,通过疫苗免疫策略、生物安全体系构建以及精细化饲养管理等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增强猪的抵抗力,从而为其健康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保障,最终为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伦 . 猪传染性腹泻病临床诊断与防控措施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4,44(15):116-117.

[2] 王伦. 猪传染性腹泻病诊断与防控[J]. 养猪, 2024(01):65-67 .

[3] 宫鲁萍 . 常见猪传染性腹泻病临床诊断与防控 [J]. 畜牧兽医科学 ( 电子版 ),2021(13):88-89.

[4] 谢 锴 . 常 见 猪 传 染 性 腹 泻 病 临 床 诊 断 与 防 控 [J]. 畜 禽业 ,2018,29(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