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
马敬
大庆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生物学作为一门探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认识自然、理解生命本质的关键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1]。然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重点置于知识点的讲解和记忆上,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缺乏学习兴趣。生物知识较为抽象,一些微观的生物现象和生理过程难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进而对生物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三)知识与实践脱节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二、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精设教学目标,培育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设定需精准且具前瞻性。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情,将教学目标聚焦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更要促使其学会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目标应清晰、具体且可操作,成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航标。例如在教授“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节时,教学目标可设定为学生能够深度剖析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综合运用知识解释其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评价不同实验方案探究这两个生理过程的优劣,并尝试设计创新实验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以人教版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教学目标,思考实验变量的控制、实验装置的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问题。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需要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产物的差异,综合考虑不同环境因素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评价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改进方法,甚至创造新的实验思路来更精准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从而有效锻炼高阶思维能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深化知识领悟
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打破教材章节壁垒,对内容进行系统重组,构建连贯且逻辑紧密的知识体系。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整体,帮助学生从宏观视角理解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引入生活实例与前沿科技成果,把抽象知识具象化,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增强知识的可感性与趣味性。
在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中,教师可整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等内容,使学生全面掌握遗传信息传递规律。在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诱变育种实例,像太空椒的培育,让学生明白基因突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基因编辑技术这一前沿科技在治疗某些遗传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帮助学生深化对基因重组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其更好地领悟知识本质。
(三)巧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多样且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深度学习的有力工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如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层层递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深度。
在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为何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若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数量剧增,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哪些影响及应对策略?”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析推理,逐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原理。又如项目式学习法,以“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为例,学生依据教材知识,从生态缸的选材、生物种类搭配、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入手,亲身体验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在实践中深化对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
(四)健全教学评价,聚焦能力发展
科学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深度学习的重要保障,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与能力发展[3]。因此,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项目成果展示等多维度评价学生。
在评价学生对人教版“基因工程”知识掌握时,除了传统笔试考查理论知识,还可设置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农作物的方案,并进行展示与讲解。教师从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分析、综合、创造能力;同时组织学生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他人方案的优缺点。评价结束后,教师及时给予建设性反馈,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改进方向,促进学生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上不断发展。
三、结论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路径,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琬君 , 王琦 , 胡选萍 , 等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思路研究 [J]. 中学理科园地 , 2024, 20(2):47-49.
[2] 秦磊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策略 [J]. 生物学教学 ,2023, 48(8):20-23.
[3] 朱胤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有效提问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4(19):70-72.
姓名:马敬 出生年月:1978.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黑龙江大庆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