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SG 信息披露审计报告可读性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作者

罗冰

重庆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0

ESG 投资理念的日渐普及使 ESG 信息披露审计报告成为投资者作出决策的重要参考。然而,信息传递过程中披露的报告的可读性较差常常导致投资者接收到的信息差别,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由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资金规模、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投资者需求以及解读能力上的不同。本文试图探究 ESG 信息披露审计报告可读性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以给企业报告内容的改进、监管机构对其规则的修改及投资者理性决策提供参考。

1 投资者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个人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投资类型、投资决策信息、投资决策因素。机构投资者由于拥有实力雄厚的资金、专业化的团队、多因子模型等工具进行分析,如贝莱德采用跟踪数据、筛选标的、构成组合的方式长期求得利益;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量有限,容易受到情绪驱动而“追涨杀跌”,也有部分人士根据自身的经验,注重企业 ROE、长期持有;量化投资者则是运用自身数学模型与算法进行获利,但是由于算法会出现“黑天鹅”现象,风险很高。ESG 信息中机构投资往往借助于专业数据平台、评级机构等渠道与数据,并采用“定量+定性”方式分析、筛选企业;个人投资人更倾向于注重直观信息判断企业 ESG 表现如何。各因素中,对投资者选择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市场行情、市场发展趋势导向作用、宏观经济因素(GDP、通胀率等),以及企业基本因素( 间接决定选择)。

2 ESG 信息披露审计报告可读性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

2.1 认知与理解层面的影响

就认知和理解而言,高可读性报告使“清晰表达 + 简明结构”降低信息的可读性,以非专业语言(如“降低污染物排放”代替“环境外部性内部化”)来替代专业术语、以短句(如“企业新购环保设备 2 台,污染排放下降 20% ”)替代长句子,使非专业投资者更易读懂报告的主旨。与之相反的是,低可读性报告使得理解与决策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较大,过多使用未经解释的专业术语(如“碳汇交易机制”)会让 40% 左右的个人投资者误读 ESG 战略,逻辑不清导致投资者难以把握信息间的联系,实证研究表明其样本中投资者决策的失败率要比高可读性样本高出 20%-30% 。

2.2 风险感知与评估的影响

风险感知评估可读性报告的优点在于通过“图表 + 具体场景”帮助投资者做出风险评估。针对环境风险,采用“近 5 年累计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率、折线图 + 标注 2 个关键超标节点”,投资者可以轻松做出风险研判;针对社会风险,通过“员工流失率 15% (行业均值 8% ) + 离职原因分析(报酬少、缺少升迁机会)”场景举例,揭示企业“人”的潜在风险;针对治理风险,明确提及“董事会成员中有3 人关联方关系”,揭示决策合规问题。相关研究表示,基于高可读性的案例报告,能够提高投资者 90% 的风险评估准确率 25%-35% 。而低可读性报告反而因含糊不清的风险认知带来风险的误判。针对环境风险,使用模糊的场景语境“存在环保问题”, 50% 投资者会低估企业环境风险问题;针对社会风险,对于“产品质量偶有纰漏”场景避而不谈,没有提到召回事件的信息,投资者无法把握公司面临的声誉风险;针对治理风险,使用模糊表达代替公司内控漏洞,投资者高估公司治理水平,统计数据显示低可读性案例中, 50% 投资者风险评估偏差率高, 40%-50% 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1]。

2.3 投资选择与行为的影响

在投资选择与行为层面,报告可读性对投资者决策影响显著。高可读性报告能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资金流向优质企业。长期价值投资者更倾向配置ESG 绩效好且报告易读的企业,如某新能源企业在报告中用“研发投入占比 8% ,专利数量年增 20% ”“员工满意度 92% ,行业第一”等数据,清晰展示可持续竞争力,吸引投资者增持;构建投资组合时,投资者会将 60%-70% 资金投入这类企业,仅 30%-40% 投入 ESG 表现一般或报告晦涩的企业,且高可读性报告可使企业投资者关注度提升 15%-25%[ [2]。即便企业 ESG 绩效良好,低可读性报告也会导致投资流失,如某传统制造业企业投入 1 亿元环保改造,报告却用专业表述未说明减排成效,约 60% 投资者放弃投资,部分机构因数据混乱将其列为高风险标的,报告可读性极低的企业被排除比例高达 60% 。

3 案例分析

3.1 高可读性 ESG 信息披露审计报告案例

3.1.1 报告可读性设计

特斯拉 2023 年 ESG 报告以“简洁 + 可视化”为核心特点。语言上,用“电池回收技术可提取 95% 的锂、钴材料”替代专业术语,用“超级工厂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说明环保实践;结构上,分“环境(碳排放、能源)”“社会(员工、社区)”“治理(董事会、合规)”三章节,每章节下设“目标- 行动- 成果”三级子标题,如“环境- 碳排放-2023 年目标:减排 10% ;行动:升级生产线;成果:减排 12% ”;数据呈现上,用柱状图对比历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用地图标注全球超级工厂环保投入分布,辅助投资者快速理解 [3]。

3.1.2 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这封报告让投资者摸清特斯拉ESG 竞争力:机构投资者看清“2023 年研发150 亿美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38% ”的技术优势与增长空间,购买股票增加;个人投资者读取“电池回收降低成本、员工培训提升效率”等大白话,增加长期持有意愿。2023 年报发布后,特斯拉股票 3 个月涨幅达 25% ,增加的机构持仓占比提高 8% 。

3.2 低可读性 ESG 信息披露审计报告案例:ABC 化工公司

3.2.1 报告可读性问题

语言表述方面,充斥着“多环芳烃催化裂解”“固废无害化处理工艺”等需要在后面解释的术语,这种报告对于非化工投资者类的报告而言,是不便于读者接受的;报告结构的问题在于章节不清晰,报告中“公司治理”部分的介绍和报告中其他部分的介绍混用,报告中应用ESG 维度来如何分类的报告方式;报告数据如何展示的问题,是用文字来表述当年(2023 年)的减排数据如何比去年或者行业的典型值更有所变化,没有行业标准的比较,也没有减排变化幅度的说明。

3.2.2 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投资说明书可读性问题引发投资者误解质疑: 70% 投资者认为“报告无法判断企业环保业绩”, 50% 认为“报告不诚信,隐瞒风险”,部分机构投资者因无法衡量环境风险抛售企业股票;个人投资者因为看不懂“催化裂解技术”是什么东西才导致这个产品产生的结果而放弃投资。ABC 化工2023 年报告发布后,其公司股价暴跌 10% ,投资者咨询电话“报告解读”问题占据 60% 。

结论

本文在对投资者决策过程与 ESG 披露审计报告可读性的关系方面进行探讨后,发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规模、专业水平的不同,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有很大的差异,而投资者的决策是受到市场的走势、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斯拉、ABC 化工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企业所披露的高可读性的以投资者需求为核心的报告是传递 ESG 价值的最佳途径。企业未来在报告的展示上、监管部门在相关准则的制定上以及投资者个人在读取报告的方法上都有大量的工作待进一步改进,实现资本市场中基于ESG 信息的高效率决策。

参考文献

[1] 李涛 . ESG 标准对财务会计和审计实践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究 [J].投资与创业 , 2024, 35 (15): 173-175.

[2] 宋婕 , 邳宇晨 , 赵慧 . 新审计报告特质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研究——基于文本相似度视角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2024, (06): 89-101.

[3] 庄飞鹏 , 胡鲽予 . 持续披露下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变化——基于沪深两市审计报告 [J]. 财会月刊 , 2024, 45 (0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