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索

作者

张维日

福建省屏南第二中学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通过阐述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策略,以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意志、合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因此,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体育精神与品德修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团队竞赛等,能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从而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的良好品德。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尊重队友和对手,在面对比分落后时不气馁,努力争取反败为胜,这些经历都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运动技能与学习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注重教授学生各种运动技能,如田径、球类、体操等项目的基本技能。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观察、模仿、练习和反思,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体操动作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将其分解为一个个小步骤,然后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示范 - 学生模仿练习”的单一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足球的传球和射门技巧,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无法深入理解足球运动的内涵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局限

一些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缺乏对新兴体育项目和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引入。这使得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多样,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某些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武术资源,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却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生无法接触和学习到本土的优秀体育文化。

(三)师资队伍不足

随着体育教学要求的提高,部分初中存在体育教师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体育教师数量短缺导致教学任务繁重,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同时,一些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例如,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初中学校,体育教师往往需要同时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无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也难以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四、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创设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和意义。例如,在教授田径短跑时,可以创设奥运会短跑比赛的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代表不同的国家参赛,设置模拟的起跑线、终点线、裁判等元素,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感受短跑运动的紧张和刺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体育学习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如在排球教学中,让小组学生共同练习传球、垫球等技术动作,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和协作,互相纠正错误,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排球比赛,在比赛中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游戏教学法

把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教授跳绳时,可以设计跳绳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跳绳完成规定的次数后接力给下一位同学,先完成的小组获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跳绳的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优化教学内容

1. 引入新兴体育项目

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需求,引入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滑板、飞盘等。这些新兴体育项目具有时尚、刺激、富有挑战性等特点,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例如,在学校设置攀岩墙,开设攀岩课程,让学生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锻炼体能、培养勇气和自信。

2. 挖掘地方特色体育项目

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如北方的冰上运动、南方的龙舟竞渡等。学校可以将这些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引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本土体育文化。例如,在水乡地区的初中学校,可以开展龙舟教学,让学生学习划龙舟的技巧,体验龙舟竞渡所蕴含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内涵。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补充体育教师数量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力度招聘体育教师,满足初中体育教学的师资需求。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学生数量,合理配置体育教师,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投身初中体育教育事业。

2.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包括体育教学理论、运动技能训练方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等方面的培训。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例如,学校可以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全国性的体育教学研讨会,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学方法,并在本校的体育教学中进行实践和推广。

五、结论

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体育基础,培养出具有健康体魄、良好品德、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季浏.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J]. 体育科学, 2018, 38(2): 3-20.

[2]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

[3] 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