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王洪兴
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综合服务中心 136512
一、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毒问题
猪舍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在兽医的监督下进行,同时也要结合猪舍的具体条件,制订出一套完整的猪舍消毒方案。消毒是防治猪病最重要的手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猪舍主人对消毒工作并不重视,没有养成较好的猪舍消毒观念。目前,我国基层兽医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对养殖户开展卫生工作给予合理的引导,未能深入养殖场实地调研,并制订出一套科学的消毒方案。由于基层兽医缺乏对其消毒工作的认识,致使其缺乏有效的杀菌药物,无法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合理的药物,同时也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用药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猪病防控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基层兽医缺乏合理用药,这一问题的突出体现在:一是我国大多数的基层兽医都是老年人,对于猪的预防和控制缺乏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只依靠过去的经验来使用药品,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猪都会被使用一些不适合于病症的药品,这不仅无法对现有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且还会增加机体的健康损害,导致其死亡风险增大。二是初级兽医对于药物的用量一知半解,认为“适量”就可以,导致药量过少药效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或是要量过多危害生猪健康甚至生命。
(三)忽略免疫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地区的基层兽医对免疫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猪群对于很多高发病缺乏免疫。而一些地区尽管已经开始了免疫工作,但是却常常只是走过场,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范和要求去做工作,也没有将免疫接种记录进行系统的信息集成,这就造成了免疫工作中的诸多缺陷,不能有效地防止猪病的发生。另外,一些基层兽医还以为通过接种疫苗就能很好地防止各种疾病,从而忽略了接种后生猪的护理。
二、基层兽医对猪病防治的解决对策
(一)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生猪饲养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预防和控制猪病的重要措施。基层兽医要针对农户的具体状况,制订一套完整的消毒方案,同时还要对农户进行科学的引导,保证杀菌效果,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猪病。
首先,要进行常规的消毒,按照具体的条件,确定消毒的次数,使用 1000mg/L 的 84 消毒液进行消毒,重点是对猪舍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比如圈舍、圈栏、食槽、养殖户的物品手套等,消毒期间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其次,对被诊断为猪病的生猪经过的环境、物品进行消毒,并在基层兽医的指导下反复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在确诊患病的猪舍,使用 1000mg/L 的 84 消毒液对周围的空气和圈舍墙壁进行多次消毒,为了防止有遗漏,要按照由内到外,再由外到内的方法,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反复的、全面的杀菌,使周围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二)提高基层兽医用药水平
增进初级兽医的专业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其药物使用能力。同时,基层兽医也要在临床上对病害进行预防和治疗,掌握有关药品的药效,根据生猪的病情,对发病原因进行剖析,以便能够根据猪群的病情,选用合适的用药用量,为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比如,在诊断和治疗猪螨的过程中,应该在疾病早期对病猪进行涂药,由于药膏大多是有刺激性的,可能会引起猪体的过度反应,因此,在涂药膏的时候,要将药膏的用量限制在 25% 左右,且每次用药要间隔 2 小时,如果是病情较重的猪,需要在涂药膏后的一星期后,用 2% 的克辽林或者 2% 的来苏尔溶液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猪螨病可以通过两次涂抹药膏后得到控制,但为了避免反复可以在用药后的一周后进行复查。
(三)完善免疫程序
基层兽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积极与农户联系,共同制订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对疫苗的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疫苗的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在使用疫苗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注射方式,掌握好注射时机。对一些患病的,刚断奶的仔猪,应严格禁止接种。接种工作要符合有关要求,在接种前和接种后,严格禁止给猪服用某些抗菌药物,避免产生副作用。同时,也要对本地疫情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的规划接种时间,选择合适的品种,使其更好的发挥功效。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基层兽医在开展猪病防治的过程中存在消毒问题、用药缺乏合理性、忽略免疫的重要性等问题。基层兽医只有在充分认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明确上述问题的成因,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对猪病实现科学的防治,从根源上消灭猪病,提高防治的效果和质量,保护农户的财产安全,为基层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启胜 , 卢学艳 .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5(1):37-39.
[2] 陈春兰 .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J]. 中兽医学杂志 ,2024(4):76-78.
[3] 冯兴锋 . 基层兽医在猪病防治中的问题与对策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 农业科学 ,20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