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
王凤虹
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综合服务中心 136506
引言:分析养猪产业,各类疾病堪称阻碍其前行的关键因素。因为环境卫生不佳、用药缺乏规范、疫苗接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交织,生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深受其害。所以养殖户务必熟知常见猪病的病症表现与防控要点,一旦察觉生猪有异常之态便迅速展开科学防治,同时严格落实检疫工作,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的损失,从而更好的保障养猪业的稳健发展。
一、猪疾病的常见类型
(一)猪瘟
猪瘟是养猪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俗称烂肠瘟,它属于病毒性传统疾病。它在猪群中易传播,传染率高,四季均可发生。发病时猪常食欲不振,器官出血,甚至死亡,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猪瘟防治至关重要。
(二)猪流感
猪流感在养殖中也易出现,危害较大,属病毒性传染病,它有季节性,冬季多发,流行范围相对较小。一旦发生需迅速防治,以防猪流感的扩散。
(三)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的常见疫病之一,由细菌和支原体传播。它多发生于潮湿夏季,主要感染架子猪。发病时猪后背和颈部皮肤易淤血发黄。夏季病菌滋生快,感染几率高。该病轻则使猪食欲下降,重则导致死亡。
(四)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较为常见,它由口蹄疫病毒引起,患病动物口蹄会出现水泡性反应后传染。此病发展迅速、传播快,可通过传染动物的固性物传染,还能以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长距离传播,死亡率近乎 100% 。
(五)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为病毒性传染病,它有季节性,冬季多发,流行范围小,主要感染哺乳猪和架子猪,与传染渠道有关。天气、饮食等因素易诱发此病,常见症状为腹泻、脱水和呕吐,一般不危及猪的生命。
(六)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它是寄生虫病,无季节性,它在小猪中流行范围广,各年龄段均有分布。它由附红细胞引发并且会破坏红细胞,导致小猪贫血。其症状较轻但情况复杂,具有广泛性、继发性和危害性大的特点[1]。
二、常见猪病防治方法
(一)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常见的猪病,养殖人员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加强猪舍日常管控。强化猪场日常管理是预防常见病的关键,饲养人员需从六方面着手。一、保持养猪环境清洁,养殖人员需要及时的清理病猪粪便、尿液等杂物,然后养殖人员需要做好通风,这样可以降低猪病发生的风险。二、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猪舍消毒,包括墙壁、地面、食槽等,养殖人员应当采用不同消毒剂交替使用,这样是可以更好的增强杀菌的效果,从而抑制细菌繁殖。三、科学喂养。养殖人员应当选用优质全价饲料,这样是可以更好的保障猪营养全面,从而提升免疫的功能,高发期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药防病。四、合理降低养殖密度,养殖人员应当避免高密度养殖导致病原体传播。五、重视隔离。养殖场应该自行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猪入舍。六、及时淘汰无价值病猪。养殖人员应当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疫情扩散。落实日常接种工作也尤为重要。养殖人员应当为猪提供科学免疫服务,养殖人员可以有效提升其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在提升猪的免疫时,养殖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疾病,然后采用科学方法,这样可以确保疫苗有效安全。例如,免疫猪链球菌病时要保证菌苗与疾病血清型一致,再用弱毒活菌疫苗;接种猪哮喘疫苗要严格遵循规程。不仅如此,疫苗接种前15 天及后60 天应当禁止给猪注射或喂服土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这样是可以更好的防止副作用的出现。
(二)部分疾病的治疗方法
针对猪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措施。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并使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缓解症状,这样是可以更好的防止疾病蔓延。若为急性败血性或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养殖人员可选用地塞米松、青霉素等药物治疗;若是化脓型淋巴结炎型,待脓肿成熟后,养殖人员应该切开去除脓液,然后用过氧化氢清洗消毒患处,再外用碘酊,这样的效果是十分的显著的。养殖人员在处置猪哮喘时需要依据病猪的具体状况,然后肌肉注射螺旋霉素与四环素。然后针对有明显咳嗽症状的病猪,养殖人员可以加注适量止咳素。养殖人员在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时。在该疾病发生发展期间要依据疾病阶段采取相应措施,养殖人员要以防为主,治为辅。哺乳期小猪出生后的短期内养殖人员可以将土霉素混入饲料进行防治;临产母猪在生产前 20 至 15 天,于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噻唑等药物,这样的预防效果良好[2]。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对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阐述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 喻 . 常 见 猪 病 防 治 方 法 及 检 疫 措 施 [J]. 畜 牧 兽 医 科 技 信息 ,2024,(03):126-128.
[2] 付毅 . 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 [J]. 乡村科技 ,2022,13(1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