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构改革背景下的财务档案关联索引探究
荆蕾 杨艳芳 李佳楠 乌雅恒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数据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一、机构改革对财务档案管理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机构改革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推进。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单位的组织架构、职能设置、业务流程等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这给财务档案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财务档案作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记录,对于保障单位财务工作的规范运行、支持决策制定以及维护历史真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模式在面对机构改革时,往往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存在信息断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历史档案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财务档案的分类整理流程、建立关联索引体系,推动财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管理。具体而言,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支持组织流程重构,辅助新财务审批流程和预算分配规则的适配与优化;二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机构改革中的资源整合提供量化依据;三是促进历史档案的价值挖掘,为后续政策评估或历史研究提供依据;四是探索档案管理领域的新方法与新路径,丰富机构改革背景下的管理方法。
3、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构建财务档案关联索引的理论框架,提出适应机构改革的财务档案管理模型,有助于丰富档案管理理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实践层面来看,优化机构改革中的财务档案管理流程,能够解决单位机构改革重组后的财务数据整合问题,缩短改革过渡期档案管理问题;将实践问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探索档案管理领域的新方法与新路径,能够提高财务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机构改革对财务档案管理的影响分析
1、组织架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机构改革往往会导致单位的组织架构发生重大变化,如部门的合并、撤销、新建等。这给财务档案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档案的归属和保管责任发生变化,容易出现档案管理混乱、档案丢失等问题。另一方面,新的组织架构可能需要建立新的财务审批流程和预算分配规则,这就要求财务档案管理能够及时适应这些变化,为新的流程提供支持。
2、业务流程调整引发的需求
机构改革会引发单位业务流程的调整,财务业务流程也不例外。这些调整对财务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财务档案需要能够准确记录新的业务流程和财务活动,为财务工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依据。档案的检索和利用也需要更加便捷高效,以满足新业务流程下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3、数据整合与共享的要求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单位往往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财务数据也不例外。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财务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和共享,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财务档案管理能够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方便数据的整合和共享。还需要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三、财务档案关联索引的理论框架构建
1、适应机构改革的财务档案管理模型
提出适应机构改革的财务档案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关联索引为核心,整合财务档案的分类、存储、检索等环节。模型包括三个层次:数据层、索引层和应用层。数据层负责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储;索引层建立财务档案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关联索引体系;应用层为财务档案的检索、利用和分析提供支持。
2、关联索引的构建逻辑
关联索引的构建逻辑基于业务逻辑、时间序列和项目关联。业务逻辑是指根据财务业务的类型和流程,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时间序列是指按照时间顺序,建立财务档案之间的前后关联关系。项目关联是指将与同一项目相关的财务档案进行关联,无论这些档案属于哪个部门或单位。
3、数据标准及技术路径
明确关联索引的数据标准,包括档案的编码规则、字段设置、数据格式等。编码规则应具有唯一性、系统性和扩展性,能够准确标识每一份财务档案。字段设置应涵盖档案的基础信息、业务属性、关联标识等。数据格式应统一规范,便于数据的存储和交换。技术路径方面,采用数据库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建立关联索引数据库,实现档案的快速检索和关联查询。
四、机构改革中财务档案管理流程的优化
1、财务档案分类与编码规则的重构
针对机构改革前原单位差异化的情况,制定机构改革后重组单位的档案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框架设计,将财务档案分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大类,每个大类下再细分若干小类。制定统一的编码规则,编码由
单位代码、类别代码、年度代码和顺序号组成,确保每一份档案都有唯一的编码。
2、关联索引体系的构建实践
2.1 交叉索引目录编制:创建财务档案关联索引活页册,按照业务链条记录档案的关联关系。例如,对于一项建设项目,将项目立项、预算编制、招标采购、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档案进行关联记录,方便查询和利用。
2.2颜色-编号定位系统:使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新单位,例如红色代表“气象台”、蓝色代表“科研所”等。档案柜按照“区 - 柜 - 层”编号,例如“红区3 柜2 层”,实现“看色知单位、查号定位置”的快速定位。
3、财务档案三步迁移法的实施
3.1 预清理阶段:组织人员筛查待迁移档案,剔除重复和超期保存的文件,例如已过保管期的临时报销凭证。通过预清理,预计减少无效迁移工作量20% ,提高迁移效率。
3.2 分类装箱阶段:按照新编码规则将档案装入统一规格的档案盒,盒内放置“迁移清单”,记录原单位、档案号、关键内容摘要等信息。盒外粘贴标准化标签,便于识别和管理。
3.3 双人核验阶段:设立 AB 岗,A 岗逐盒清点数量并记录,B 岗随机抽查10% 档案核对内容一致性。AB 岗确认后方可封存,确保错误率 ⩽5% ,保证迁移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机构改革背景下的财务档案关联索引探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兼具深厚的理论价值与迫切的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它构建起全新的分析框架,丰富了档案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实践上,本研究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为机构改革中的财务档案管理开辟出一条创新之路。通过构建关联索引体系、优化管理流程等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当下财务数据整合等棘手问题,还为历史档案价值挖掘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这一研究成果有望成为推动财务档案管理变革的关键力量,引领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 高书娟 . 机构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5) :100-106..
[2] 黄春雷 . 机构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的启示和经验借鉴[J]. 西部财会 ,2023(7) :89-92
[3] 张国强 .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探究[J]. 会计之友 ,2021(12) :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