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色彩训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

冯金枝

嘉祥县梁宝寺镇中心小学 272400

在小学美术教育环节,充分做好色彩训练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运用价值,在色彩方面实现精准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对应的美术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色彩训练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实践,以此优化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1 色彩训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1 夯实美术基础,优化知识体系

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之中,有效强化色彩知识的学习是重要内容。在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策略进行更深刻理解,在整合各项知识、强化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使学生的美术基础得到夯实,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例如,在认识颜色等相关内容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色彩的基本元素精准识别和有效掌握,把握各类色彩的概念和特征。同时,在色彩的搭配及色彩与情感相关联课题的深入研究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色彩的相关原理,在系统性色彩训练中让学生更充分明确色相、饱和度以及明度等核心概念,让学生对各类知识有效理解,充分把握颜色的相关混合规律。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训练中,也可使其明确相关原理,为其手工设计和绘画创作等提供有利条件,为后续的美术学习夯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在色彩训练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打破艺术表达等层面的困境,为其创作能力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1.2 提升审美素养,培育审美能力

在色彩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更有效感知色彩,强化色彩的应用能力,为其审美素养的优化提供必要条件。特别是在色彩的训练中,让学生可以细致观察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变化。如春日花草的色彩过渡以及画作中所呈现出的色彩体现,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色彩所呈现出的美学价值。特别是在对中外经典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系统色彩训练模式,使学生更精准地捕捉到画家的色彩运用意图,感知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内涵。通过审美能力的强化,使学生的艺术领域相关素养充分理解,并将其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之美并且创造生活之美。

1.3 强化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在色彩训练之中,可以让学生在情感和创意表现方面呈现出更加良好成效,有表达自我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融入色彩训练的全过程中,可以使其尝试应用不同素材进行组合,确保内心的想象和情感转化成为视觉形象,通过创作实践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激活。比如,在情感调色盘等相关内容的教学环节,可以通过色彩训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需求,利用艺术表达形式对其内心世界进行有效呈现,以此强化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色彩训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2.1 切实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系统化教学体系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通过色彩训练进行有效优化可以激发和调动学习兴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构建由浅入深的色彩知识体系,匹配阶梯式的训练方案。例如,在低年级可以把素材识别和感知作为核心,让学生融入色彩寻宝等各类活动中,让学生在校园之中对红黄蓝三原色实物进行寻找,根据色彩插图对渐变和辐射进行理解,在涂色练习中掌握相对应的涂色技巧。在中年级可以更加关注色彩原理的应用,通过色彩的对比等相关内容,让学生融入冷暖色的分类以及色卡配对等训练活动中,提升其色彩对比能力,掌握其中的规律,尝试在静物绘画中应用对比色,使画面效果得到增强。同时,在高年级的色彩训练过程中可以聚焦创意表达,围绕色彩与情感以及文化中的色彩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操作主题创作环节,通过色彩来传达思想情感,进一步深化文化理解能力,使其从知识到能力进行转化。

2.2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训练的趣味性

色彩训练中,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多种教学方法的过程,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热情。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法,让学生融入色彩找茬以及音乐配色等相关游戏中,并匹配相应的欢快音乐。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相对应的暖色调进行创作,并配合舒缓的音乐搭配冷色调进行表达。在游戏过程中,促进学生充分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联。其次,可以通过绘本辅助教学模式,选择色彩丰富的绘本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指向对色彩搭配画面有效分析和创作模仿,使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色彩的表现力。第三,可以通过多媒体赋能模式,利用色彩搭配软件以及在线展示、展厅等新媒体资源,使学生更直观、立体地感受到不同色彩的组合效果。同时,利用数字绘画工具让学生调试相关色彩,以此有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2.3 链接生活实践,拓展训练场景

在色彩训练过程中,要想确保相关内容融入生活实践和服务场景中,让学生在生活化实践中对色彩进行更深刻感知。同时,在精准训练前提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户外写生活动,根据教材中大自然的色彩等相关课题,让学生观察四季景色的变化。例如,在秋天捕捉花草的鲜绿颜色,观察树叶的橙红渐变,确保自然观察转化为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同时,也可以设计生活主题创作活动,如“我的温馨小家”等相关创作内容,指导学生应用色彩来表现家居环境的氛围。此外,也可以在各类环保活动中,通过环保废旧材料进行色彩装置和有效优化。在实践中,充分融入环保教育和色彩应用能力训练等相关内容。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馆或艺术展览的各类活动中,使学生有沉浸式体验,在真实的艺术场景中对专业色彩有效感知和充分表达,以此不断丰富其训练体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关注色彩训练的相关内容。在整体操作环节中,要夯实其艺术基础,激发审美素养及创新思维,使其具备美术训练兴趣和意愿。在强化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掌握相关绘画创作方法,使其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瑞桐 .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 [J]. 艺术教育 , 2023(8):156-159.

[2] 张岱琪 . 生活化理念下小学美术色彩训练模式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3):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