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工艺优化与能效提升研究

作者

王慧

身份证号码:310112198611050622

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加工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提升其能效水平,成为实现绿色制造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机械加工工艺优化和能效提升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在工艺优化的系统性和能效提升的综合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工艺优化策略和能效提升方法,为机械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机械加工工艺优化策略

(一)切削参数优化

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效率、质量和能耗。在绿色制造理念下,需综合考虑切削速度、进给量及切削深度等关键参数,以实现加工过程的最优性能。较高的切削速度虽可提升加工效率,但可能加剧刀具磨损并增加能耗;较大的进给量虽有助于提高材料去除率,却可能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因此,需借助先进的优化算法来确定最佳切削参数组合,从而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遗传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切削参数优化的智能优化方法,其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高效搜索全局最优解。在优化过程中,通常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加工效率、刀具寿命、表面粗糙度以及单位时间能耗等为多目标函数,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迭代计算,最终获取满足绿色制造要求的最佳切削参数。此外,结合实际加工条件,可采用实验设计(DOE)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响应面法等方式系统分析各参数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建立不同加工场景下的参数优化数据库。实践表明,合理的切削参数优化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切削力与刀具磨损,还能改善加工表面质量,进而实现节能降耗与生产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刀具选择与设计

刀具是机械加工中的核心工艺装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加工效率、质量及能耗水平。在绿色制造背景下,科学地选择刀具材料与优化刀具几何结构成为降低切削力、减少能量消耗的重要手段。刀具材料的选择应依据被加工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切削条件以及加工类型进行合理匹配。例如,在高强度合金钢或难加工材料的切削中,硬质合金刀具因其高硬度、良好耐磨性及热稳定性而被广泛采用;对于高速切削场合,则可选用陶瓷刀具或立方氮化硼(CBN)刀具,以应对高温和剧烈磨损的挑战。

刀具几何形状的设计同样对切削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前角、后角及主偏角设计可有效降低切削阻力、减小摩擦热量生成,并改善切屑流动状态,从而提升加工效率与能效。例如,采用具有断屑槽结构的刀具可以有效控制切屑形态,使其易于折断并顺畅排出,避免因切屑缠绕造成的加工中断和设备损伤,提高加工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引入微结构表面设计或仿生纹理刀具,也可进一步优化切削过程中的摩擦行为,降低切削温度。

刀具涂层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升切削性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等工艺,在刀具基体表面涂覆 TiN、TiAlN、Al203 等复合涂层,不仅能显著增强刀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还可有效减少切削过程中的热传导与摩擦损耗,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换刀频率和刀具废弃量,符合绿色制造中“减量化、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机械加工能效提升方法

(一)设备节能技术

设备是机械加工中的能源消耗主体,采用先进的设备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升整体运行效率。近年来,变频调速技术在机械加工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频器对电机转速进行动态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加工负载需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例如,在数控机床中,主轴电机和进给电机均可通过变频控制实现无级调速,确保在各种切削条件下都能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既满足加工要求又避免空载或轻载状态下的能耗浪费。

选用高效节能型电机也是提升设备能效的重要手段。新型永磁同步电机、高效异步电机等具有高功率因数与低空载损耗特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显著降低电能消耗。同时,液压系统的节能改造同样不可忽视。传统液压系统存在较大的节流损失与溢流损失,而采用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则可依据实际负载需求动态调整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实现按需供能,大幅提高液压传动效率。结合节能型油路设计、高效蓄能器及数字液压控制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与能量利用率。

(二)能源管理系统构建

构建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是实现机械加工过程能效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该系统通过在关键设备上安装多参数传感器,对电能、热能、压缩空气以及冷却水等能源介质的消耗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并借助工业物联网将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平台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精准识别各生产环节的能耗特征与异常波动,进而为节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能源管理系统支持多种节能策略的实施,例如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确定能源消耗高峰时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实施错峰用电;对非关键设备或辅助设备,可灵活调度至电力低谷时段运行,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成本。此外,系统还具备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功能,能够实时追踪设备运行参数变化趋势,及时预警潜在故障,防止因设备异常运行导致的能量浪费与安全事故。

为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效能,还可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仿真模型,实现对整个加工流程的能效模拟与预测,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结合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平台,构建多层次、全周期的能源监控网络,推动机械加工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结论

本研究围绕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工艺优化与能效提升展开了深入探讨。在工艺优化方面,通过切削参数优化和刀具选择与设计,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在能效提升方面,采用设备节能技术和构建能源管理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工艺优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不同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差异,以实现更精准的优化策略。在能效提升方面,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加工工况。未来的研究可以朝着这些方向深入开展,不断完善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工艺优化与能效提升理论和方法,为机械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武煜航 . 面向绿色制造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D]. 湖北省 : 武汉科技大学 ,2022.

[2] 肖兴文 . 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绿色制造技术研究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11(13):147-149.

[3] 刘晓晨, 汪永超, 李磊. 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选择[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6,(12):137-140.

[4] 周 峰 .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与 机 械 设 备 加 工 工 艺 研 究 [J]. 模 具 制造 ,2025,25(01):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