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审计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要点分析

作者

郭沛明

包头师范学院 014030

长期以来,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收支管理中仍存在制度不健全、内控不严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存在违规风险。随着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审计手段的多元化,开展基于审计视角的财务管理分析,能够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与效益。

一、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的重要性

1. 保证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事业单位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其资金多来源于财政拨款和专项资金。科学的财务收支管理能够确保资金流向合理合规,防止挪用、浪费和违规支出 [1]。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和审批流程,不仅可以保障资金安全,还能提升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为单位健康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2.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益

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收支计划,优化资金投向。通过对资金的有效调度,避免资源闲置或重复投入,实现有限资金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支持单位重点项目的推进,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

3. 促进单位内部管理与决策科学化

财务收支数据是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和运行效率的重要反映。科学管理这些数据,可以为领导层提供真实、全面的财务信息,帮助制定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同时,财务分析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指导各部门优化预算与成本控制,推动单位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审计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要点

1. 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系统

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规范运行的基础。通过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并配套风险防控机制,可以有效防止资金管理漏洞,减少财务风险 [2]。同时,明确岗位职责与权限分工,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收支管理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为审计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单位应先全面梳理现有财务管理制度,查找是否存在流程不清、职责交叉或缺乏制约等问题。比如,针对报销审批,制定从申请、审核到支付的完整流程,并明确每一环节的责任人及审批权限。可通过财务软件建立电子审批系统,申请人在线提交报销申请,系统自动流转至相应负责人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对于预算管理,规定每季度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提交给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这样的制度与内控优化,不仅能减少人为随意性,还能为后续审计提供标准化的管理依据。

2. 加强报销审核,严格收支管理

报销审核是财务收支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严谨性直接影响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通过严格的票据审核、费用合理性判断和审批流程控制,可以有效防止虚假报销、重复报销以及不合规支出。同时,结合信息化手段,实现票据影像化存档和自动比对,不仅提升审核效率,还能为审计提供可追溯的资料。

单位可制定《报销审核操作规范》,明确不同报销类型所需的票据、证明及审批要求。例如,差旅费报销须提供出差申请单、车票及住宿发票,并注明差旅事由和行程安排。财务人员在审核时,可借助电子报销系统,对发票抬头、金额、日期与报销单进行自动比对,避免人工遗漏。同时,对高频支出项目设立重点审核清单,如会议费、培训费等需附加活动计划及成果材料。每月可进行一次随机抽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给相关部门整改。通过流程规范与信息化结合,既保证了收支的合法合规,又提升了审核效率。

3. 深化审前调查,明确审计重点

审计前的调查工作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单位财务运作情况,从而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通过查阅财务报表、预算执行报告、合同协议及相关台账,可以发现收支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同时,结合单位的职能特点和资金来源结构,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方案,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

在开展审计前,审计人员可先收集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收入构成、支出比例及结余变化。例如,若发现专项资金占比高且结余率较大,可将其列为重点核查对象。还可与财务、业务部门进行访谈,了解制度执行中是否存在“口径不一”或“执行打折”的现象。同时,审查近年合同档案,核对合同金额与实际付款记录,关注是否存在超合同支付或无合同支付的情况。通过这些调查,审计组可在正式审计前明确关键环节,把有限资源集中在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提高审计的针对性与发现问题的概率。

4. 注重延伸审计,防止违规问题

延伸审计是指在常规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溯资金的实际用途及流向,以验证资金是否真正用于预算批复的项目。它有助于发现表面合规、实质违规的问题,防止资金被挪作他用或形成新的违规风险。通过延伸审计,审计人员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财务管理水平,并为完善制度提供改进依据。

在实施延伸审计时,审计人员可针对某一笔专项资金,从预算批复、资金拨付、实际支出到成果验收进行全链条追踪。例如,若审计发现某培训费支出合理但培训人数异常偏少,应进一步核实参训人员名单、签到表及培训内容记录,判断是否存在虚列人数套取资金的行为。对于工程类项目,可实地查看施工现场或调取完工验收报告,与财务支付记录进行对比,确认资金使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反馈给单位领导,并提出整改建议,确保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透明。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审计视角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透明度,防范潜在风险。通过完善制度、严格审核、科学确定审计重点以及延伸审计范围,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还能促进内部管理优化。未来,应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审计工作的融合,持续提升监督效能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玉兰 . 审计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要点分析 [J]. 审计与理财 ,2025(5).

[2] 张晓丽 . 审计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策略探析 [J]. 中国经贸 ,2024(3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