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基施工
王茜
望都县交通运输局 河北保定望都 072450
一、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场地清理与测量放线
道路和桥梁工程当中,场地清理以及测量放线属于路基施工之前极为关键的部分,场地清理工作要全面清除施工区域内所有的障碍物,包含植被、垃圾、石块等等,以此来保障施工安全并保证施工质量。依照工程规模和地形状况的不同,清理工作也许会运用大型机械,比如挖掘机、推土机之类的,从而提升效率。某高速公路项目借助 GPS 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技术,施工队伍可以准确地去除地表障碍物,从而保证施工区域的平整度,并且保证后续工作顺利推进。测量放线属于路基施工当中保证设计图纸同实际地形相吻合的关键部分,此过程中,工程师会用全站仪、水准仪这些精准测量仪器,参照地形图以及设计图纸,准确地标定出道路的中心线,边线以及高程点,如在某个桥梁新建项目当中,凭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工程师就能得到高精度的地形资料。
1.2 土壤试验与材料选择
道路与桥梁工程里,路基施工前的土壤试验以及材料选择都是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土壤试验可获取有关土壤种类、承载能力、压缩程度、渗透情况等重要信息,这些数据对于设计恰当的路基构造非常关键。比如标准贯入试验(SPT)能评价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液限和塑限试验可以确定土壤的塑性指数,从而指引路基的排水规划。就材料而言,一定要按照土壤试验成果和工程需求来精心挑选合适的填料,如果要创建承受力较高的路基,就要选用颗粒较大且压实度较高的砂砾材料,若需要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要选用水分透过性更大的碎石。
二、路基施工的主要技术流程
2.1 土方开挖与填筑技术
土方开挖和填筑技术是保证路基稳固性及其承载能力的关键一环,开挖深度以及填筑高度的把控极为重要。某高速公路项目的工程师借助激光扫描技术来实现准确无误的开挖深度,误差控制在正负 5 厘米之间,这大大提升了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固性。填筑过程则执行分层压实方式,每一层的压实厚度不能超过 30 厘米,这样才能使得压实度稳定在 95% 以上,进而防止路基产生沉降或者变形的现象,对于土方开挖与填筑的每个小环节实施严格把控之后,才可能支撑道路以及桥梁工程在长期内维持安全状态运行。
2.2 土壤改良与压实技术
道路和桥梁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土壤改良与压实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与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土壤改良通常包含添加石灰、水泥或者别的化学物质来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在一项针对高速公路路基的研究中,添加了 5% 的石灰以后,土壤的承载能力提升了 30% 以上,明显加强了路基的稳定性,而压实技术则要求用重型压路机执行多次压实,以此达成规定的密实程度。依照ASTMD698 标准,路基的压实度应当做到 95% 以上,从而保证长期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在实际操作时,对压实度的检测往往借助核子密度仪开展,确保每层土壤被压实之后均符合设计要求。
三、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
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关乎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质量控制标准常常包含对路基压实度、平整度、厚度以及材料质量的严格规定。以压实度为例,检测一般用标准贯入试验(SPT)或者核子密度仪来完成,以此保证土壤达到设计的密实度,施工团队在实际操作时,依照土壤种类和工程需求,会指定具体的压实次数和深度,从而达成最好的路基承载能力。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现场测试,而且包含对材料的实验室测试,像土壤的颗粒分析、液限和塑限测试、对填料的化学稳定性的测试等,都是保证材料符合工程要求的关键步骤。在施工进程中,通过定时的抽样检查和质量评定,可以尽早察觉并修正偏差,防止质量问题积累。质量控制包含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记录。在创建一个质量控制系统的过程中采用类似于 ISO 质量管控体系等的办法,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系统化的监管,从而保证每一个过程都能符合预定的质量准则,就比如说在道路修建的路基层面上,如对施工工人进行训练,对施工设备的校验等。
3.2 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道路和桥梁工程里,路基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常常出现的问题有路基不均匀沉降、压实度不够、土壤含水量控制不合理等等。要防止这些毛病,首先要认真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像《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就规定压实度不能低于 95% 。在施工的时候,要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拿核子密度仪实施即时监测,保证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借助现代分析模型,比如有限元分析,就能预估出土壤在各种荷载之下会如何反应,从而改良设计和施工计划。根据案例研究显示,如果在施工之前做详尽的土壤实验并加以改良,就可以有效地削减路基不均一沉降的发生率,某条高速公路在开工之前做了土壤改良工作,用石灰、水泥之类的材料去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程度。
四、路基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4.1 施工中扬尘与噪声的控制措施
道路与桥梁工程路基施工时,扬尘和噪音控制属于环境保护措施重要部分。施工期间,因土方挖掘,填筑以及压实等活动会产生许多扬尘,这会干扰施工人员健康,而且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务必采用有效办法来削减扬尘污染,比如利用喷水降尘技术,在施工地区喷洒一定量的水,从而减轻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施工场地要设置围挡,以缩减扬尘蔓延的范围。在噪音控制上,施工机械的运作是主要的噪声源,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施工噪声白天不能超过 70 分贝,晚上不能超过 55 分贝,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晚上施工,而且要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可以设置隔声屏障,削减噪声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4.2 废弃物处理与水土保持
道路及桥梁工程路基的建造中,废弃物处理以及水土保持是保障工程质量且保护环境的要点部分,施工期间所发生的废弃物,诸如弃土、混凝土碎块、沥青渣之类,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弄脏环境,并且可能扰动路基的稳定情况,务必采用合理恰当的废弃物处理手段。废弃土方可以按类别的方法加以处理,其内所包含的有机质可用于改良土地,无机成分则可用作填筑低洼地段的材料,《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中表明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要大于 50% ,以此来减小对于周围环境的损害。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像设排水沟,护坡,植被覆盖等的实施,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守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在施工设计时,就要利用水土流失预测模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之类的,来对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执行评判,依此来规划对应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银磊 . 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要点 [J]. 建筑与装饰 ,2025(6):118-120.
[2] 王有福 . 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J]. 建筑与装饰 ,2025(8):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