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董琳琳
肥城市实验幼儿园 山东泰安 271600
引言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属于其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指标范畴,对构建安全感以及塑造健康人格有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家庭教养方式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剖析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推动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实现健康发展。
一、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概述
(一)情绪管理能力定义
情绪管理能力是个体针对自身情绪展开的认知、监控、调节以及合理表达等综合能力。在幼儿时期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特性,依据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指的是幼儿在感知到如喜、怒、哀、惧等各类情绪之后,借助自我调节以及外部引导,促使情绪反应可与情境需求达成匹配的一个过程 [1]。此项能力涉及抑制冲动性的情绪表达,而且更侧重于凭借适宜的方式来释放情绪能量,以此推动社会适应。例如,幼儿在玩具被抢夺的时候,从起初的哭闹打滚逐渐发展到可运用语言来表达不满,这正是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一种直观呈现,这种能力的培育对于幼儿建立安全感、塑造健康人格有着奠基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项关键指标。
(二)情绪管理能力的组成要素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是由情绪识别、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这三大核心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情绪识别作为基础部分,幼儿需要学会去区分不同的情绪状态,借助面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来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情绪表达方面则要求幼儿掌握恰当的宣泄途径,比如用绘画或者语言来替代摔东西或者攻击性行为这类不当方式。情绪调节属于核心能力,覆盖了生理调节、认知调节以及行为调节等方面。这三者之间相互存在关联,幼儿只有准确地识别出愤怒情绪才可选择合适的方式去表达不满,并且凭借转移兴趣点来调节负面情绪,这些要素协同发展,帮助幼儿逐步构建起稳定的情绪平衡机制[2]。
二、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性
(一)父母情绪表达与幼儿情绪模仿
父母作为幼儿成长进程中的首要模仿对象,他们的情绪表达方式会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按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是凭借观察以及模仿父母的情绪反应来学习行为模式,如果父母在面对压力时习惯采用暴怒、摔东西这类方式来宣泄情绪,那么幼儿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更有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相反,父母可用平和的语言来表达自身感受,幼儿更容易学会理性的情绪表达方式。研究说明,在情绪表达积极且稳定的家庭当中,幼儿更擅长识别以及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出现情绪失控现象的情况较少。
(二)家庭情绪氛围与幼儿情绪认知
家庭情绪氛围作为幼儿情绪认知发展的关键土壤,对其情绪理解与判断有着直接塑造作用。在温馨且和谐的家庭环境当中,幼儿可在积极情绪的滋养下,构建起对情绪的正向认知,学会以包容、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的变化。与之相反,倘若幼儿长期处于紧张且冲突不断的家庭氛围之中,他们会因为持续暴露于负面情绪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这会对其情绪的正常感知与识别造成影响。有研究显示,家庭情绪氛围紧张的幼儿,在面对中性事件时,往往更容易将其解读为威胁,引发过度的情绪反应。
(三)父母应对策略与幼儿情绪调节
父母在幼儿情绪爆发之际所采用的应对策略,会直接对幼儿能否习得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产生决定性作用,父母在幼儿哭闹时一味借助忽视或者惩罚的方式去压制情绪,幼儿会渐渐丧失表达情绪的勇气,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内心,难以发展出恰当的调节策略,然而当父母耐心倾听幼儿的感受,并引导幼儿借助深呼吸、倾诉以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幼儿便能逐步掌握自主调节情绪的技巧。当幼儿因为玩具损坏而大哭时,父母如果对幼儿的难过给予共情,同时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可以一起修理它”,或者借助玩其他游戏来转移注意力,幼儿就会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负面情绪,长期接受科学引导的幼儿,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会更倾向于主动调节情绪,而不是被动地依赖他人进行安抚。
(四)家庭教养风格与幼儿情绪适应性
不同的家庭教养风格会对幼儿情绪适应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权威型教养风格的家庭里,父母会制定清晰明确的规则,同时也会尊重幼儿的想法,这样民主又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适应性有很大帮助,能让幼儿在面对陌生情境或者压力时可以遵守规则,灵活地调节自身情绪。在专制型家庭中,父母会严格管控幼儿的行为,却缺乏情感上的回应,这使得幼儿容易产生压抑、自卑的心理,在新环境中会表现出退缩或者情绪爆发的情况。而在放任型教养风格的家庭中,幼儿因为缺少必要的行为引导,很难建立起情绪边界,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研究说明,处于权威型家庭的幼儿在入园适应期可更快地调整情绪融入集体生活,相比之下,专制型和放任型家庭的幼儿则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社交冲突等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
结语:
本研究分析了家庭教养方式跟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出父母情绪表达、家庭情绪氛围、父母应对策略以及家庭教养风格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化,凭借积极表达情绪、营造和谐家庭氛围、采用科学应对策略以及实施权威教养风格,共同推动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耄宜 , 罗俊 , 刘勇 .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性研究—以幼儿情绪管理为例 [J/OL]. 长沙大学学报 , 1-8[2025-06-0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276.G4.20250527.0957.002.html.
[2] 叶华鸿 . 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J]. 教育观察 , 2024, 13(03): 114-117. 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03.007.
董琳琳,女,1989 年1 月 民族:汉族 籍贯: 山东临清 最高学历:大学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邮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