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音乐课堂强化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作者

黄经娜

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镇中心小学 355009

引言:

在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思政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活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多元音乐教学素材,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文化理解素养,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情感体验和感官感知,对提升学生思想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有重要价值。推动小学音乐课堂加强思政教育,能够深入挖掘音乐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品质。

一、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加强思政教育是教育教学必然趋势。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从歌曲、演奏和综合探究活动中,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结合音乐课程主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深入分析思政教育资源,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分类与整理,能够为小学音乐课堂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引导。

一是爱国主义情怀思政元素,如湘艺版小学音乐二年级《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在祖国怀抱里》,三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只怕不抵抗》等,四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歌唱祖国》等,五年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卢沟谣》等,六年级《爱我中华》《保护黄河》等。此类爱国主义情怀思政元素,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活动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素材。

二是团结友爱礼貌思政元素,如湘艺版小学音乐二年级《多快乐呀,多幸福》《好朋友》等,三年级《小河边长的花朵不要摘》《小黄帽》等,四年级《小小足球赛》《小小鼓号手》等,五年级《真善美的小世界》《小鸟,小鸟》等,六年级《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友谊地久天长》等。此类思政元素对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有重要价值,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促进学生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也能增强班集体凝聚力[1]。

三是热爱自然与劳动思政元素,如二年级《大雨和小雨》《野蜂飞舞》等,三年级《阿里里》《王老先生》等,四年级《茉莉花》《田野的呼唤》等,五年级《新东北风》《在葡萄架下》等,六年级《理发师》《蓝天向我们召唤》等。此类思政元素能够促进学生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热爱生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品质。

在整合小学音乐思政教育资源后,结合音乐教学主题,收集与分析多元数字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活动。

二、分析音乐文化背景,丰富学生思政体验

小学音乐课堂强化思政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音乐文化背景,采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手段,以文化背景中的创作内涵和思政元素为教育教学内容,丰富音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政学习体验。

例如在湘艺版小学音乐六年级《我们的田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深入分析该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创新思政教育活动。该音乐作品以儿童视角,表达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实际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熟悉的地域自然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等融入于课堂中,创新多元体验活动,以此使学生迁移与应用生活中的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思政体验和情感体验,落实思政教育目标。如,教师应用多元数字技术将地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以小学生能直观理解的动画视频、生动图像等形式呈现出来,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将《我们的田野》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建立音乐节奏、歌词与文化内涵、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产生多元思想情感和态度。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迁移于音乐演唱活动中,带着情感演唱,加深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思政体验 [2]。

三、创新音乐实践活动,落实思政教育目标

音乐实践活动创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育形式,通过打造多元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将音乐知识、思政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3]。

例如在湘艺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听赏)新疆舞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新疆歌舞表演视频作为文化导入内容,使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体会新疆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通过感受欢乐的舞蹈场景,体会多民族文化内涵。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音乐赏析,结合新疆舞表演视频,由学生感受音乐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并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跺脚等方法体会节奏特点,感受节奏带来的情感变化。在学生基本认识新疆舞曲的节奏和韵律特点后,教师设计舞蹈体验活动,创新音乐 + 舞蹈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新疆舞曲中的热爱、乐观的生活态度,实现思政教育的内化。如教师开展舞蹈教学,应用新疆舞曲舞蹈讲解视频,由学生体会动脖、翻腕、垫步等新疆舞蹈动作,并在舞蹈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感受新疆舞蹈的魅力,体会新疆人民通过新疆舞蹈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强化情感的内化。在此类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入感受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音乐节奏变化、舞蹈内涵体验等活动中,领悟艺术魅力和生活态度,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结论: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强化思政教育,从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分析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实践活动等角度出发,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学生加深对音乐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内化,从中体会音乐情感表达和艺术内涵,强化学生的思想内涵和道德品质。未来,在小学音乐深入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现状,优化思政教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发展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苏蕾 .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与大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策略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4, (13): 65-67.

[2] 冯志伟. 德美融合:思政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思考[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39 (12): 62-70.

[3] 田智影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J]. 中国音乐教育 ,2021, (08): 56-59.

作者简介:黄经娜,女,福建福安人,汉族,1987 年8 月出生,学历:本科,职称:一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思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