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设主管部门对房屋建设项目全周期监管的实践思路

作者

白红利

平昌县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站 四川巴中 636400

引言

对房屋建设项目实施全周期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确保项目的质量、提高城市的形象以及确保公众的安全都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建筑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建设主管部门需要持续创新其监管策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来实现智能化、细致化和高效化的管理。

一、建设主管部门对房建全周期监管的实践

1. 项目规划阶段监管(1)强化规划审查机制

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需要强化规划的审核流程,确保项目的设计与城市的发展计划和土地使用计划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对项目选址、土地使用规模、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严格管理,以避免盲目的扩张和不规范施工。为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来进行技术评估。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听取公众的反馈意见,提高规划决策的透明度,并增加公众的参与度,制定规划公示制度。通过执行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房建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确保房屋建设项目全周期监管工作能够高效进行,建设主管部门需要构建信息共享的平台。该平台必须整合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以确保数据能够实时地更新和共享。利用这个平台,相关部门可以实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解决。信息共享平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服务,同时也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对项目的信赖度。此外,这个平台应当拥有数据分析和预警的能力,可以利用历史项目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为决策过程提供坚实的支持。

2. 施工建设阶段监管

(1)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在施工和建设阶段,工程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功与否以及住户的安全状况。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持续监控,以确保每一个施工步骤都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首先,构建完善且持续优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从设计阶段到施工,再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明确质量责任的主体和责任人。其次,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可视化管理和精准的监控。此外,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抽检的强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进行纠正。此外,建立关于质量举报和投诉机制,以激发公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并向社会推广和宣传工程质量的优良习惯。

(2)强化安全监管措施

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强化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这样才能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首先,构建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明确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和施工团队在安全方面的职责。其次,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和其他先进的安全管理工具,以持续并实时地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审查,一旦发现潜在的风险,必须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建设环境的安全稳定。

(3)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市场参与方的监管,以确保他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行为是合法合规的。首先,构建市场主体信用评估系统,并对任何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和公开,从而建立强有力的信用约束机制。其次,加强对合同执行状况的监控,以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按照合同的规定来履行他们的责任。此外,还需要加强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以鼓励市场参与者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为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奠定了市场基础,并确保了房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3. 竣工验收阶段监管

(1)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在房屋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建设主管部门必须执行和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的验收标准和法律法规。在进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评估的同时,还需要从消防设备、环境保护准则以及节能战略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环境友好性,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检查,以确保所有指标都符合既定的标准。此外,借助 BIM(建筑信息模型)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建筑物三维模拟检验,这不仅能显著提高验收流程的效率和准确度,还能大幅度减少由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确了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规范验收程序

为了确保竣工验收工作能够高效且有序地进行,规范化的验收流程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主管部门要对验收流程提供详细的指导,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以确保验收工作没有遗漏。同时,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和“联合验收”制度,确保所有需要提交的前置要件、注意事项和单项验收都清晰地告知申请人,这样可以避免多次修改,反复跑路,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在进行验收工作过程中,必须实施公开和透明的监管机制,并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其中,以提升工作透明度并确保验收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此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使得验收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变得可行,这不仅方便了资料的长期存储和快速检索,也为后续的监测和审核提供了便利。实施这一系列的标准化管理策略不仅有助于确保竣工验收工作能够高效和优质地进行,同时也为项目未来的安全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后期维护阶段监管(1)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

在房屋建设项目的后期养护阶段,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尤为重要。这涉及到确保资金的充足性,以及如何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首先,建立专门账户来管理这些资金,确保资金的专项使用,防止其被误用或占据。其次,制定详细的资金管理条例和操作步骤,明确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和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费用都有明确的依据和规定。此外,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实施纠正措施,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高效管理。为确保资金的充足,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开发商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维护资金,并进一步推出各种激励措施,例如税收减免或补贴,以提高各方的参与积极性。政府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开发商的管理措施,确保开发商在项目交付前能够按照既定规定预留充足的维修资金。

(2)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为了确保房屋建设项目在后期的维护质量,提升物业管理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估。为了更好地满足业主的需求,采用竞争策略,以激发物业公司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热情。其次,加强对物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物业管理人员在接受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之后,掌握专业的技术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需增进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高效的交流机制,能够迅速了解业主的需求和反馈,从而迅速地解决各种问题。同时,鼓励业主积极地参与物业管理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集体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成功地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氛围。

二、建设主管部门房建全周期监管思路

1. 构建数字化监管平台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全周期的数字化住宅监控系统。该平台整合了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和维护的各个阶段的信息,确保这些信息能够实时分享并持续更新。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实时收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并将其上传到监管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建设主管部门能够远程监视项目进展,并在发现任何问题时立即发出警报。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项目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为监管决策过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对原材料质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识别出质量波动较大的供应商,并加强对其的监管。

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加大对建设主管部门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等,以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建筑的法律与法规、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准则,以及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还需对监管人员的配置进行优化,根据房屋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合理地分配专业的监管人员,以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此外,为了增强监管机构的检测能力,引进尖端的检测工具和技术,从而为监管工作提供了坚固的技术后盾。

3. 统一监管标准

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以推动房屋建设监管标准的统一化。建设主管部门需与消防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统一的设计审查和验收标准,以消除因标准不一致而产生的监管障碍。因此,持续更新和完善各地的监管标准,并始终密切关注建筑行业的新技术和新规范的发展,以确保这些标准既及时又实用。制定标准宣传的工作流程,加强对监管人员和市场参与者的标准培训,以提升他们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结语

通过执行上述措施,建设管理部门能够在房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促进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观念的刷新,建设主管部门的全周期监督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为坚实和可信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超 . 如何提高政府对房屋工程建设的监管能力 [J]. 科技风 , 2013,000(021):236-236.

[2] 无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J].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20.

[3] 廖原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政府数字化监管研究 [D]. 北京建筑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