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健康湖南”
刘晓佳 李萍 尹亮亮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2000
一、引言:健康湖南战略下的社区健康治理新挑战
“健康湖南”建设是湖南省落实“健康中国 2030”战略、提升居民健康福祉的关键举措,聚焦全民健康覆盖和健康关口前移,设定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升居民体质合格率等目标。社区作为关键,面临诸多挑战。湖南省内慢性病高发,相关数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暴露出基层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凸显将健康管理重心下沉至社区的紧迫性。社区健康治理能力面临三重难题:体育专业人才短缺,体育资源与服务碎片化,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缺失。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力量潜力巨大,能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因此,需探索高校体育志愿服务赋能社区健康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困境剖析:社区健康治理的瓶颈与高校体育志愿的潜能阻滞
“健康湖南”战略的实现,社区健康治理是根基所在。然而,这一关键环节正深陷多重结构性困境,而本应成为破局关键力量的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其潜能也因系统性阻滞未能有效释放。这两重困境相互交织,成为阻碍健康服务抵达“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壁垒。
(一)社区健康治理的深层瓶颈
社区健康治理受制于三大深层瓶颈。首先,专业人才供给严重短缺。“体医融合”需运动科学、健康管理等复合知识人才,但现实中社区缺乏能开具“运动处方”、指导科学健身的专业人员,现有服务多依赖兼职或低技能志愿者,难以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专业人才“无人可用”与“用非所长”并存,成为提升服务质量的硬约束。其次,资源碎片化与服务悬浮化。尽管政策强调“基层体育设施 100% 覆盖”,但设施布局、体育活动组织、健康数据管理分属不同条线,缺乏有效整合。最后,多元协同机制缺失与主体虚位。理想中的“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要求政府、社区组织、专业机构、居民等深度协同,但现实中各方权责边界模糊、沟通不畅、利益协调困难,使治理陷入“碎片化运作、低效化循环”。
(二)高校体育志愿潜能释放的阻滞因素
高校体育生本应是弥补社区专业人才缺口的新生力量,但其服务潜能却面临三重阻滞,陷入“高供给意愿、低转化效能”的悖论。首先,价值认知偏差与角色定位模糊。现有研究与实践普遍忽视体育生在“体医融合”中的专业价值。实践中,体育生常被安排从事清洁、搬运等低技术含量工作,其专业技能与社区健康需求之间缺乏有效对接桥梁。角色认知的偏差,导致其专业价值被严重低估和浪费。其次,能力转化路径断裂与赋能不足:“学用脱节”:高校课程侧重运动技能训练,缺乏针对社区健康场景的服务能力转化课程与实践。最后,认证与激励缺位:志愿服务经历与学生学业评价、职业资格认证衔接不紧密,缺乏将服务时长、成效转化为学分、证书或优先就业机会的有效机制,削弱了学生持续参与的内驱力。
三、破局之道:三维赋能模型的构建与实践验证
“健康湖南”战略的落地,社区健康治理是关键根基,但目前其发展面临多重困境。而高校体育志愿服务作为潜在破局力量,潜能也因各种阻滞难以释放,两者相互交织,阻碍着健康服务抵达居民。
一方面,社区健康治理存在三大深层瓶颈。专业人才短缺且错位,“体医融合”需专业人才,现实是社区缺乏相关专业人员,服务依赖兼职或低技能志愿者,难满足居民需求。资源碎片化与服务悬浮化,基层体育设施虽强调覆盖,但设施布局等分散,缺乏整合,服务依赖短期活动,难常态化。多元协同机制缺失,各方权责模糊,政府主导易“大包大揽”,社会组织、居民、高校参与度低,治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志愿潜能释放受三重阻滞。价值认知偏差,体育生专业价值被忽视,常被安排低技术工作 [1]。能力转化路径断裂,高校课程与社区需求脱节,志愿服务与学业、职业认证衔接不紧,培训针对性不强。
因此,社区治理瓶颈与高校志愿潜能阻滞相互强化,形成恶性循环,阻碍“健康关口前移”,破解此困境,亟需创新系统性赋能机制。
四、价值与展望:三维赋能推动健康湖南的深远意义
三维赋能模型的构建与实践,为“健康湖南”建设带来了深远价值。在理论层面,它突破传统社区治理单一主体局限,首创“目标 - 主体 - 场域”协同框架,填补“体医融合”研究中高校体育生角色缺位的理论空白,推动治理范式从“基层设施覆盖”向“人才—服务—机制三位一体”跃升。在实践中应用,该模型助力精准破题,其“双图谱匹配”工具有效破解“人才—需求错位”痛点,为基层提供可复制方案 [2]。同时,校社协同机制显著优化资源配置,助推社区体质合格率向全国均值靠拢。
从社会综合效益看,体育志愿下沉有助于缓解慢性病负担,缩小城乡健康差距,促进健康公平。构建的“服务 - 认证 - 创业”闭环为体育生开辟职业新赛道。此外,该模型以高校智慧激活“社区自治基因”,为中国特色基层治理贡献“湘智”。
参考文献:
[1] 郑家鲲 , 韩宏宇 .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行动机制及实践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J]. 体育学研究 ,2024,38(06):1-12.
[2] 马德浩 . 建设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夯实群众体育治理根基 [J]. 体育学研究 , 2025,39 (01):119.
本论文作为邵阳市社会科学《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的长效机制研究》(24YBB50)、《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研究》(23YBA1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