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讨
孟庆香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蒙古族中学 017400
引言: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实施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促进美术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简而言之,是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首先是清晰的目标,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并细化学习目标,这些目标不仅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清晰的目标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其次是协调的教学过程,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习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通过问题驱动、即时反馈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后是一致的评价,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任务应紧密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确保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聚焦
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这有助于教师更加聚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 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系统与整合
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整合性。通过将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到一个单元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美术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割裂的现象,提高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 有利于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
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四). 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的全面与客观
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学评价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品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这种全面的教学评价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
(一).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向
大单元是突破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多节知识融合、多项内容整合,开展综合化、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教 - 学 - 评”一体化模式中,“教师的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艺术之美。为此,在开展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教”的前期工作,明确大单元目标,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内容,解读教材,明确大单元的指导方针,为今后“学、评”做好充分的准备[1]。
以人美版七年级下册“走进世界民间艺术”为例,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识别并了解至少五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皮影戏、书法等),掌握至少一种民间艺术的基本制作技巧,如剪纸的基本剪法、泥塑的塑性方法,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媒体记录,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过程方法与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民间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构思、材料准备、制作实施以及成果展示。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不同民间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培养鉴赏与评价能力。学习并实践跨学科整合,将民艺元素融入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美术)的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增进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鼓励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明确好单元目标后,教师可以围绕形式与美的主题,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 聚焦学科能力,设置大单元任务
在设计大单元教学过程时,教师不仅需要精心撰写详尽的教案,使其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将教案转化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探究实践的学案,以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和高效掌握。课堂教学应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将课堂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所以,美术教师要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布置单元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美术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大单元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促进学生思维身心全面发展 [2]。
以七年级下册“光影传情”为例,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介绍摄影的基本原理、构图技巧,以及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然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分组讨论“光影如何传达情感”,选定小组创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明确创作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小组主题,进行实地拍摄或者素材手机,并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拍摄技巧,注意情感表达。接着,学生基于拍摄素材,编写剧本或者故事线,进行视频剪辑。最后,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光影展,每组展示其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并给出相关建议。
(三). 重视教学评价,实施科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初中美术大单元“教- 学-评”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师生双方进行客观、综合评估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要以“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实践效果”为主线,使“教学—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在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状态和参与度,还要从这些学生的作品练习中,细致地捕捉到对教学内容的见解与反思。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以评促学”的教学模式下,美术教师通过不断优化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高效、学生体验更为丰富,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是一种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练,课堂的评价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 评”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瑜娜 . 大单元“教、学、练、评”一致性教学研讨—以初中美术为例 [J]. 家长 .2024(23):132-134.
[2] 王建平 . 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D]. 山东理工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