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成式AI赋能高职中外饮食文化案例教学

作者

徐昊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太仓;215400

一、引言

《中外饮食文化》是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核心素养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饮食文化认知 + 酒店餐饮服务”双能力 —— 既需掌握中西饮食习俗、地域饮食非遗等文化知识,更需能将文化融入酒店国际客人接待、主题餐饮设计等岗位实践。但当前传统案例教学存在明显痛点:一是案例供给局限,教材案例多聚焦基础内容,缺乏真实岗位场景案例,内容陈旧且与行业需求脱节;二是学生创作薄弱,学生提交的案例多为文字复述饮食习俗,且同质化比例较高;三是互动分析不足,案例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低。生成式 AI 的出现为破解痛点提供了新路径:其可根据需求快速生成多样化案例,支持学生个性化创作,还能衔接酒店岗位场景。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职《中外饮食文化》案例教学

高职《中外饮食文化》案例教学以 “服务岗位实践” 为导向,核心案例类型包括四类:一是基础文化类案例,用于培养文化认知能力;二是服务冲突类案例,用于提升文化适配能力;三是岗位实践类案例,用于强化岗位实操能力;四是竞赛适配类案例,用于对接岗课赛证融合需求。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懂文化,更要让学生会用文化,能在酒店餐饮岗位中通过文化赋能服务质量。

(二)生成式 AI 赋能

生成式 AI 赋能是指借助具备自然语言生成能力的 AI 工具,作用于案例教学“案例生成 — 案例分析 —案例实践”全环节的教学行为。与传统 “教师单一提供案例” 模式不同,其核心优势在于:一是按需生成,可根据教学模块、学生基础、岗位需求定制案例;二是互动引导,能通过提问、反馈推动学生深度分析案例;三是实操辅助,可协助学生完成案例化岗位实践,实现文化知识与岗位技能的衔接。

三、生成式 AI 赋能高职中外饮食文化案例教学的核心路径(一)路径一:多样化案例生成 —— 破解“案例少、不新鲜”痛点

基础型案例生成:针对 “饮食文化基础模块”,用 AI 生成跨地域、跨文化的对比案例。例如讲解 “新年饮食文化” 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豆包输入 “春节饺子、圣诞火鸡、日本御节料理的文化内涵与现代酒店呈现案例”,AI 会输出含 “历史起源(如饺子象征财富)、地域差异(如北方饺子 vs 南方汤圆)、酒店应用(如春节自助餐饺子档口设计)” 的案例,补充教材外的文化细节。

岗位型案例生成:针对 “酒店餐饮服务模块”,用 AI 生成岗位场景案例。例如讲解 “国际客人接待” 时,输入“酒店接待印度客人的饮食文化服务案例,需含宗教禁忌、菜品推荐、服务注意事项”,AI 生成 “避免牛肉菜品推荐、提供素食专区” 等实操内容,还附 “印度饮食文化简短讲解话术”,帮助学生理解 “文化禁忌 —服务动作” 的关联。

个性化案例定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薄弱点定制案例。例如文化基础弱的学生可输入 “简单易懂的东南亚饮食文化案例,含食材、礼仪、酒店服务”;想强化岗位技能的学生可输入 “酒店饮食文化投诉应对案例,如客人不满‘西餐上菜顺序错误’的解决流程”。AI 生成案例后,教师再针对性点评,实现因材施教。

(二)路径二:深度化案例分析 —— 破解 “分析浅、参与低” 痛点

AI 互动式提问引导:基于 AI 生成的案例,设置分层提问。例如分“中西餐桌礼仪案例”时,AI 自动提问“酒店接待商务客人时,为何优先推荐分餐制?从‘卫生需求、效率需求、文化尊重’三个角度说明”“若客人坚持合餐,如何兼顾礼仪与客人需求?”,倒逼学生跳出单纯记忆礼仪的层面,思考服务逻辑。

AI 辅助文化对比分析:输入多文化案例,AI 辅助梳理差异与适配要点。例如输入“中日韩新年饮食案例”,AI 自动生成对比表格,列出“食材(中国饺子 vs 日本年糕 vs 韩国打糕)、礼仪(中国劝酒 vs 日本敬茶 vs 韩国递筷)、酒店服务适配(中国提供饺子打包 vs 日本设置年糕制作体验区)”,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化差异 —岗位适配” 的对应关系,避免服务中的文化冲突。

学生自主分析 +AI 反馈: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后,AI 先进行初步反馈。例如学生分析 “法国葡萄酒文化案例” 时,若未提及“酒店葡萄酒服务中的‘醒酒时间讲解’‘产区文化介绍’”,AI 会提示 “需补充文化在岗位服务中的具体应用细节,可参考‘客人点选波尔多红酒时,讲解产区土壤与口感的关联’”;教师再结合 AI 反馈进行二次点评,既减轻教师工作量,又确保评价精准性。

(三)路径三:岗位化案例实践 —— 破解 “实践弱、适配差” 痛点

案例化菜单设计实践:结合酒店“主题餐饮设计” 岗位,学生用 AI 辅助完成文化主题菜单设计。例如要求设计“意大利饮食文化主题下午茶菜单”,学生先输入 “意大利饮食文化核心元素、目标客群、酒店下午茶场景”,AI 生成含“菜品名称、文化注解、价格区间”的初稿;学生再根据课堂所学优化,如调整菜品搭配、补充服务话术,最终形成可落地的岗位实践案例。

案例化文化推广实践:针对酒店 “餐饮文化营销” 需求,学生用 AI 生成饮食文化推广方案案例。例如输入 “酒店中秋饮食文化推广案例,需含活动流程、文化话术、线上传播方式”,AI 生成 “中秋猜谜(饮食文化题目)、月饼 DIY 体验、抖音‘中秋饮食故事’短视频传播”的方案框架;学生补充细节,如设计 “月饼口味与地域饮食文化的关联”,并模拟向 “酒店营销经理” 汇报方案,提升岗位沟通能力。

岗课赛证融合实践:结合 “酒店服务技能大赛” 中的 “饮食文化应答” 模块,用 AI 生成竞赛案例。例如输入 “大赛案例:客人询问‘为何中国南方年夜饭要吃汤圆?与北方饺子有何文化差异?’,需含标准应答、文化延伸、服务衔接”,AI 生成含 “汤圆象征团圆(南方水系发达,糯米食材丰富)、饺子象征财富(北方小麦主产区)、推荐酒店‘南北年夜晚餐套餐’” 的应答案例;学生据此训练,提升竞赛应对能力。

四、生成式 AI 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保障条件

师资保障:教师需掌握生成式 AI 工具的基础操作、筛选优质 AI 生成内容,学校需通过 “AI 教学能力专项培训”“校企联合教研” 提升教师能力,确保教师能设计贴合行业需求的 AI 案例任务。

资源保障:学校需建立“生成式 AI 案例资源库,筛选经行业专家审核的优质案例,避免教师重复生成案例;同时提供免费或低成本 AI 工具,并配套 “AI 案例生成操作指南”,降低学生使用门槛,确保资源可及性。评价保障:构建 #AI+ 教师 + 行业”三维评价体系:AI 侧重“文化准确性”评价;教师侧重“案例创新性与逻辑”评价;行业专家侧重“岗位适配性”评价,确保评价全面且贴合岗位需求。

五、结论

生成式 AI 通过“多样化案例生成、深度化案例分析、岗位化案例实践”三大路径,有效破解了高职《中外饮食文化》案例教学的传统痛点,不仅丰富了案例素材、提升了学生案例创作与文化分析能力,更强化了课程与酒店餐饮岗位的衔接,为高职“文化素养 + 岗位技能”双培养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红,王健. 生成式 AI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2024, 45 (8): 43-47.

[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 版)[EB/OL].https://www.gzpyp.edu.cn/jgxy/info/1182/6543.htm, 2024-02-20.

[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Z]. 教职成〔2023〕1 号,2023-05-18.徐昊,女,1982 年生,汉族,硕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英语,酒店管理,对外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