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作者

余佳瑶

宁波市海曙区储能学校丽园校区 315000

引言

词汇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石,但传统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常依赖跟读与默写,易使学生陷入“记得快,忘得快,用不出”的窘境。任务型教学法(TBLT)强调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任务中习得语言,其“意义优先、任务驱动、学习者中心”的理念为词汇教学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它不再将词汇视为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融入学生需要完成的事中。当学生为“购物”、“介绍朋友”或“规划周末”等任务目标去主动搜寻、理解、尝试使用新词时,词汇便自然附着于意义之网,学习过程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建构。

一、任务驱动词汇的“活”学“活”用

任务型词汇教学的核心在于设计能激发学生内在表达需求的活动,让词汇在“用”中扎根。

(一)情境创设,赋予词汇生命力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将词汇置于真实可感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使语言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以购物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室布置简易的食品商店。这个情境设置不需要复杂的道具,几张实物图片、价格标签和简单的道具就能营造出基本的购物氛围。学生被分配为顾客或店员的角色后,他们会自然地产生使用英语的需求。比如,顾客需要询问价格 How muchis the apple?,店员需要回答 It's two yuan. 这样的对话练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是为了背单词而学习,而是为了完成购物任务而主动运用语言。这种教学方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当词汇被置于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词语的使用场合和方式。同时,角色扮演的形式也能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愿意开口说英语。

(二)任务链设计,搭建词汇运用阶梯

有效的词汇教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链设计就是将复杂的语言运用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小任务,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获得成功体验,逐步提升语言能力。以教室介绍这个主题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三个递进的任务环节。第一个环节侧重词汇识别,让学生分组找出教室里的物品并贴上英文标签。这个基础任务帮助学生建立实物与词汇的联系。第二个环节转向简单表达,要求学生用基本句型描述物品位置。这个环节将静态词汇转化为动态表达。第三个环节则是综合应用,学生需要绘制教室平面图并进行完整介绍,这要求他们组织语言、连贯表达。这样的任务链设计有三个明显优势:一是降低了学习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二是提供了多次接触目标词汇的机会,强化记忆效果;三是自然地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过渡,培养综合语言能力。教师在实施时要注意各任务之间的衔接,确保前一个任务的产出能成为后一个任务的输入,形成连贯的学习过程。

(三)游戏化任务,点燃词汇学习热情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单纯的讲解练习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将词汇学习融入游戏活动,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语言训练的目标。词汇寻宝是个简单有效的游戏。教师可提前在教室各个位置放置物品或图片,然后用英语指令指导学生寻找。例如 Find something red andround,学生需要根据提示找到苹果图片。这个游戏锻炼了听力理解和词汇识别能力。单词接力则适合复习巩固阶段,学生按顺序说出同一类别的单词,如水果、颜色等,既检验词汇量又培养快速反应能力。游戏化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的语言训练目标。教师需要确保游戏过程中学生确实在使用目标语言,而不是单纯地玩耍。

二、从“学会”走向“会学”“会用”

任务型词汇教学的实践,正在悄然改变课堂生态与学习结果。

(一)词汇掌握更牢更活

任务型教学法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词汇记忆的持久性和运用灵活性上。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词汇时,这些词汇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符号,而是与具体场景、动作和需求相关联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比如在购物任务中,学生为了完成交易,必须记住 apple、banana 等单词,并理解 How much 这类表达的使用场合。这种在实际需求驱动下的学习,使得词汇记忆更加牢固。同时,由于词汇是在不同任务情境中被反复使用的,学生逐渐掌握了灵活运用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表达方式。这种深层次的掌握,远胜于单纯的机械记忆。

(二)学习动机显著增强

传统的词汇教学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任务型教学法则通过赋予学习明确的目的性来激发内在动力。当学生意识到学习词汇是为了完成某个有趣或有意义的任务时,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会明显提高。例如,在准备班级生日会的任务时,学生为了能用英语表达祝福和准备活动,会主动学习和记忆相关词汇。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认可,都成为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这种由外在要求到内在需求的转变,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三)初步交际能力得以发展

任务型课堂创造了一个自然的语言交流环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和使用词汇,还需要注意倾听同伴的表达,思考如何回应,尝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还需要通过协商来达成一致。这些互动过程培养了基本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理解能力和简单的交际策略。比如在小组合作任务中,学生可能需要用英语询问同伴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协调不同的观点。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注入了强劲活力。它通过精心设计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任务,将词汇学习巧妙融入“做事”过程,变被动输入为主动建构,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运用。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有效破解了词汇教学“低效高耗”的难题,使学生不仅记得更牢,更能用得出、用得活,其学习兴趣与初步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泽珍 .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J]. 教育 ,2023(16):76-78.

[2] 周艳. 任务型教学法对小学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 读与写 ,2022(30):129-131.

[3] 陈华胜.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 : 东北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