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评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策略研究
马冬梅
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文化小学 116300
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古诗词学习,学生能浸染传统文化,积累语言素材,培养审美情操,增强文化自信。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评价存在明显不足。传统评价过度依赖考试成绩,把丰富的诗词学习窄化为字词默写、诗句翻译等机械考查,忽略了学生思维拓展、情感提升和文化素养的积累。这种“唯分数”的评价模式,既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增值评价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打破了传统评价的局限,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探索增值评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革新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一、增值评价的内涵与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
(一)增值评价的内涵
增值评价突破了传统评价以终结性结果横向对比学生的模式,而是以学生入学时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作为起点,纵向追踪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轨迹。它综合考量学生在知识积累、技能提升、情感态度转变等多方面的动态变化,侧重精准衡量个体的进步幅度。通过持续监测学习过程并给予反馈,增值评价旨在客观呈现每个学生独特的成长脉络,为教学改进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让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增值评价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
每个小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增值评价摒弃统一标准,从学生各自的起点出发进行个性化评价。这让基础薄弱的孩子能在进步中重拾信心,学有余力的孩子在挑战中突破自我,既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又激发了学习热情。它还关注课堂参与、小组合作等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诗词讨论中的思辨表现、合作时的协调能力以及自主拓展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给予指导。比如学生对诗词意境理解困难时,教师会引导他们通过画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体会,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从对诗词一知半解到能赏析精妙之处的成长,成就感会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解读意象、感受韵律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审美鉴赏等核心素养,为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二、“增值评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科学设定增值评价目标
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诗词测试成绩和学习态度,将学生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层实施分层目标。基础层学生先扎实掌握简单诗词背诵与字词理解,像学习《春晓》时能准确背诗并解释大意;提高层侧重分析诗词修辞方法与情感表达,比如探究“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里的惜春情怀,培养初步赏析能力;拓展层则尝试诗词创作,模仿诗中意境写一首季节小诗,用所学表达个人感悟。同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了解学习情况,对达标的学生及时提高要求,如基础层掌握五言绝句后引导尝试七言律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调低目标难度并针对性辅导,让每个孩子都能按适合自己的节奏逐步提升,实现目标的阶梯式成长。
(二)构建多元化增值评价内容体系
在革新古诗词评价内容,需构建知识、过程与情感三维并重的体系。知识技能评价跳出机械背诵框架,通过“诗词小侦探”活动,引导学生挖掘意象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如学习《望岳》时,鼓励孩子用童言童语描述泰山的磅礴气势,畅谈诗句中蕴藏的志向。课堂上,教师借助观察量表记录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与独特性,在小组合作探究《诗经·关雎》时,关注其分工协作与创意表达;通过查阅读书笔记,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情感态度评价则融入朗诵比赛、学习随笔分享等场景,从学生抑扬顿挫的诵读、饱含情感的肢体动作中,感受对诗词的热爱;在随笔里捕捉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共鸣,实现素养的全面
培育。
(三)创新增值评价方式与工具
要提升古诗词教学评价实效,可从三方面创新。一是构建多主体协同评价体系,打破教师单一评价模式,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师从专业角度评估学习成果并给予指导,学生通过自评反思不足、互评促进成长,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学习态度,如诗词单元学完后,三方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二是运用多元评价工具,用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的诗词作业、朗诵录音等,清晰呈现学习进步;通过学习日志让学生记录感悟与思考,促进自我反思;开展诗词朗诵比赛、创作展示等活动,在“诗词文化节”中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三是结合小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化、游戏化评价场景,设计“诗词大闯关”游戏,把知识融入趣味关卡,或模拟“古代诗词雅集”,让学生扮演诗人,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诗词文化,以有趣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四)强化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
要让增值评价真正发挥效用,需在反馈与应用环节下足功夫。教师可通过课堂即时点评、课后单独交流、个性化评语等多样化方式,及时将评价结果传递给学生。反馈时既肯定亮点,比如“你的诗词朗诵声情并茂,把诗中的画面都‘读活’了”,也会针对不足给出改进方向,如“解读诗词时,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情感”。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家校沟通群等途径,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学习动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此外,教师需深入分析评价数据,从学生对诗词知识的掌握情况中,精准定位教学薄弱点。若发现学生对边塞诗理解存在困难,便可调整教学安排,增加历史背景解读,组织小组研讨,灵活运用多媒体、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性发展。
三、总结
将增值评价引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方向,对提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知识储备差异,制定分层目标,构建知识、过程、情感融合的立体评价体系,借助师生互评、情境游戏等多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改善了传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但实践中,增值评价也面临主观维度量化难、评价流程复杂等挑战。未来需深化理论研究,开发实用工具,加强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助力学生提升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丽红.“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中学生作文指导 000.027(2021):P.1-1.
[2] 刘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堂内外 ( 小学教研 )10(2023):50-52.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增值评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立项号ND2024081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