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梁栩珲
广西卓洁电力工程检修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能源转型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对电力行业的能源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动电力行业逐步由计划调配走向市场竞争,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此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在智能调度、客户服务、设备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模式。面对上述多重因素的叠加,电力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探索适应新经济形势的经营管理策略。本文拟在梳理电力企业所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从战略转型和管理优化两个维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环境变化
电力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所处的发展环境呈现出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征。首先,政策环境的变化具有引导性与约束性并存的特点。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约束也加大了传统火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其次,市场环境的变化使电力企业由单一供电主体转变为多方竞争者。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电力现货交易、绿色电力交易和跨区电力交易逐渐形成,电力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市场敏感度和竞争能力。第三,技术环境的变化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智能电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优化了电力调度和运维模式,还推动了客户服务的升级。综上,电力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面临政策压力、市场竞争和技术革命三重挑战,但同时也迎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
2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转型路径
2.1 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
新经济形势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长期依赖化石能源的供电模式不仅导致环境污染,也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应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提升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等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通过建设储能设施和智能电网解决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问题。同时,应注重输配电环节效率提升,降低能量损耗,并通过分时电价、节能服务等手段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在此过程中,企业既要发挥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又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统一,从而构建绿色低碳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来看,能源结构优化还需配合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创新,例如碳排放交易机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这些手段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在转型中形成持续的外部动力和内部约束,使绿色发展真正融入企业的长远战略与日常经营。
2.2 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数字化转型为电力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企业能够实现对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提升调度精度和运行效率。在客户服务方面,数字化平台可以提供个性化用电方案和智能交互服务,增强用户黏性与满意度。此外,电力企业还应推动多元化发展,不仅提供传统电力供应,还可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能源管理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新兴业务,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通过数字化与多元化的结合,电力企业可逐步完成由单一供电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变,增强在市场化竞争中的主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也对企业治理结构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企业应打造跨学科的数字化团队,推动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从而真正释放数字化转型的红利,并确保多元化发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健推进。
2.3 国际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国际化布局成为电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海外电站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及智能电网项目,企业不仅能拓展市场,还可推动国内技术、设备和服务的整体输出,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时,国际化合作为企业带来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经营存在政策、汇率和文化差异等风险,电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与社会责任机制,以确保国际项目的可持续性。国际化与协同发展的推进,有助于电力企业形成全球化视野与长期竞争优势。进一步而言,国际化不仅是市场与项目的扩张,更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整合过程。通过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技术合作,电力企业能够在绿色金融、碳减排标准、跨国电力交易等新兴领域占据主动地位,为未来国际能源秩序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与发展机遇。
3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内部管理优化与人力资源建设
在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战略转型的成败。首先,企业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能源消耗、生产效率和安全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推动各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其次,人力资源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电力企业需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电力技术又懂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将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企业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创造力。此外,内部管理还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创新、责任和协作为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
3.2 客户关系管理与市场导向
在电力市场逐步走向竞争化的背景下,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电力企业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与客户画像,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习惯和需求,从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对于工业用户,可以提供节能诊断与能效优化方案;对于居民用户,可以推出分时电价和智能用电服务。与此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企业信誉度,以增强客户粘性。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电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的收益来源,并形成竞争壁垒。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政策环境的引导与约束、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技术革命的推动,都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加快战略转型与管理创新。通过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电力企业能够顺应“双碳”战略,实现清洁低碳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发展,企业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并拓展新的盈利模式;通过内部管理优化、客户关系管理与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企业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未来,电力企业应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度融合政策导向、市场机制与技术创新,形成符合新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为我国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佼 , 喻志森 . 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挑战与优化 [J]. 现代企业 ,2025,(07):26-27+99.
[2] 杜伟 . 新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25):19-21.
[3] 姚炜 . 电力省管产业单位同质化经营管理策略探究 [J]. 电力与能源 ,2024,45(06):773-776.
[4] 王晶 .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J]. 自动化应用 ,2024,65(S1):451-4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