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航空管理中航班延误的协同治理策略研究

作者

张一帆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10062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航班延误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航空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航班延误不仅给旅客带来时间浪费、行程改变等不便,还可能导致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纠纷,影响航空公司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同时,航班延误也会对机场的运营秩序、空管部门的流量控制等产生连锁反应,降低整个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1 航空管理中航班延误协同治理的重要性

航班延误时,若各主体缺乏协同,易出现信息不畅、决策混乱的情况,增加安全风险。比如,空管部门未及时将流量控制信息传达给航空公司,可能导致飞机在地面长时间等待,增加燃油消耗和机械故障概率;机场保障部门与航空公司协调不佳,可能影响飞机起降顺序,干扰空中交通秩序。而协同治理能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决策统一协调,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保障航班在延误情况下的安全有序运行。

2 航班延误的成因分析

2.1 天气因素

天气状况是引发航班延误极为常见且关键的因素。恶劣天气会直接对飞机的飞行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降与飞行。例如,雷暴天气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可能会击中飞机,损坏飞机的电子设备和机身结构;大风则会使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难以保持稳定,增加操作难度;暴雨会导致跑道湿滑,降低飞机的刹车性能,延长滑行距离,甚至可能引发跑道积水,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大雾天气会使能见度大幅降低,飞行员难以看清跑道和周围环境,无法满足飞行起降的最低能见度要求,机场不得不关闭或限制航班起降。

2.2 航空公司运营因素

航空公司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对航班准点率有着重要影响。飞机故障是导致航班延误的一个方面,如果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就可能在航班起飞前发现故障,需要进行紧急维修。而维修工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造成航班延误。机组人员调配不合理也会引发问题,比如机组人员因突发状况无法按时到达岗位,或者航班任务安排过于紧凑,导致机组人员疲劳作业,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需要临时调整机组人员,进而延误航班。

2.3 流量控制因素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日益增大,流量控制成为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也是导致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之一。当空中交通流量超过空域容量时,空管部门为了确保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避免发生碰撞事故,会采取流量控制措施。例如,在繁忙的航路或机场上空,飞机数量过多,空管部门可能会限制航班的起飞和降落时间,让部分航班在空中盘旋等待或在地面上延迟起飞。同时,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引发流量控制,如军事活动、航空管制政策调整等。

3 航班延误协同治理策略

3.1 构建统一信息共享平台

在航班延误协同治理中,构建统一信息共享平台是关键基础。当前,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部门各自掌握部分航班信息,但信息分散且格式不统一,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统一信息共享平台能打破信息壁垒,将航班计划、实时动态、天气状况、流量控制等各类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该平台,各主体可实时获取全面信息。航空公司能根据空域流量和机场保障情况,提前调整航班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机场可依据航班动态合理安排地勤服务,如行李装卸、飞机加油等。

3.2 建立跨部门协同决策机制

航班延误涉及多个部门,建立跨部门协同决策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各部门在应对延误时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决策,导致应对措施效果不佳。跨部门协同决策机制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成立由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气象等部门组成的协同决策小组。当出现可能影响航班正常运行的因素时,协同决策小组迅速召开会议,共同分析形势,制定应对方案。

3.3 优化航班计划与资源调配

优化航班计划与资源调配是减少航班延误的重要策略。航空公司应根据市场需求、机场保障能力、空域容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航班计划。避免航班过于集中在某些时段和航线,合理分配航班起降时间,提高机场和空域的利用率。在资源调配方面,要加强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之间的协同。

3.4 加强旅客服务与沟通协调

航班延误时,旅客往往最为关注航班信息和后续安排,加强旅客服务与沟通协调是协同治理的重要环节。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旅客服务热线和服务窗口,为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及时、准确地向旅客通报航班延误信息,包括延误原因、预计延误时间、后续航班安排等。

结语

综上所述,航班延误是航空管理中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协同治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航班延误的成因和多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优化航班计划与调度、提升机场保障能力、加强旅客服务与沟通等协同治理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各主体应充分认识到协同治理的重要性,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航班延误问题。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协同治理的引导和监管,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航班延误协同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航空公司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个概念模型. 龙继林; 刘光才. 管理现代化 ,2018(06)

[2]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旅客满意度研究. 吴晖. 现代商业,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