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绘本阅读在提升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

张蕊

滦州市小马庄镇杨庄子小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705

3-4 岁的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正逐步向主动输出方向过渡,并且可以用单字、叠词来完整表述自己的意愿、想法,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开始显露端倪。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当利用图画元素丰富、语言文字简洁的绘本来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引发幼儿的情感共振,打破“想说不敢说、想说怕说错”的尴尬局面,使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跃升到新的高度。

一、绘本阅读在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优选绘本资源,满足幼儿主观需求

针对 3-4 岁的小班幼儿,选择的绘本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这一年龄段幼儿的主观需求,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密切相关,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词汇储备量、逻辑思维意识、个人接受能力优选绘本资源,使绘本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开口表达”的载体。首先,绘本内容需要贴近现实生活,绘本中的生活化场景与幼儿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比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简洁的文字配合幽默搞笑的图片,能够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将逐步对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产生深刻印象,进而加快了语言表达意识的形成。而在语言组织架构方面,尽量选择架构简单、语言重复、短句为主的绘本,使幼儿快速接受绘本中语言文字形式。比如绘本《小老鼠小灯台》,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的顺口溜表述形式为主,这种简短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文字更容易引发阅读兴趣,经过多次重复练习,幼儿能够在短时间内说好一些常用的生活短句。

(二)设计驱动问题,激发语言表达意识

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应当扮演辅助指导的角色,并根据绘本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和分析的驱动性问题,以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意识,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以绘本《小兔子散步》为例,阅读绘本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绘本中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小朋友散步时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呢?”这种与幼儿年龄相吻合的问题,对激发主动表达欲望大有帮助。比如有的幼儿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直接联想到日常生活当中的真实经历,在与爸爸妈妈散步时遇到了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幼儿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不仅帮助幼儿建立了表达自信,也促使幼儿有了自己的主观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概率也会大幅增加[1]。

(三)依托绘本资源,设计多元实践活动

为了营造一种能够激发幼儿主动表达意识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提炼出绘本当中的一些生活化场景,并将其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或者各种小游戏,使幼儿在“玩”中体验语言表达的乐趣。以绘本《小熊的早餐》为例,首先,辅助幼儿找到绘本当中出现的主要角色,像“妈妈”的角色、“小熊”的角色,然后通过设计角色扮演小游戏,将绘本中出现的场景以语言表述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幼儿可以突破绘本内容的限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与日常吃早餐场景的关联,表述一些绘本以外的语言。比如妈妈对小熊说:“早餐想吃些什么?”小熊直接回答:“我想吃牛奶、面包、鸡蛋。”妈妈继续说道:“为了营养均衡,饭后必须吃一块苹果,以补充营养。”小熊听了妈妈的话回应道:“好的,妈妈,都听您的。”看似简单的对话流程,实际上幼儿已经成为这一对话场景的“主角”,在表演过程中,幼儿能够自行支配和组织语言,虽然表述的内容还欠缺连贯性,但是,幼儿已经完成了从“敢于表达”到“精于表达”的跨越,语言表达形式日渐成熟。

二、绘本阅读在提升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中的实施效果

(一)丰富词汇储备量

词汇的积累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掌握的词汇量越大,表达欲望越强烈,表达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而通过实施绘本阅读策略,幼儿每天都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绘本资源,虽然绘本中的词汇量有限,但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随着词汇储备量的不断增加,幼儿在语言表达时也不会出现“言语匮乏、言之无物”的现象。尤其是绘本当中出现的一些常用的动词、形容词,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完整性提供了大量素材。

(二)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3-4 岁的小班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多用一些单字与叠词呈现,比如吃饭饭、玩车车、拍球球等,语言架构单一、表述内容重复、语言组织能力弱化,导致一些完整的表述信息被拆分和肢解。而通过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幼儿理清语言表达思路,避免一些错误表述方式的出现。比如绘本当中出现的“小兔,快来洗澡呀!”“小熊,快来吃早餐!”“小红,我们一起搭积木城堡吧!”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式,实际上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组织与锻炼素材,如果持续模仿,不断进行强化训练,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

(三)激发主动表达意识

从“不敢说”过渡到“乐于说”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但是,绘本资源的介入却打破了这一格局,使幼儿从过去的被动表达转变为主动表达,而这种表达欲望的激发恰恰源自于绘本当中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文字内容。比如绘本《大卫,不可以》中,主角大卫做出了踩椅子、乱涂乱画的淘气行为,这些行为恰恰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场景,在看到这些极具“亲切感”的场景以后,幼儿的主动表达欲望更加强烈,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这就给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结语

通过绘本阅读在提升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来看:绘本不仅给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词汇资源,也为语言表达欲望的激发、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此,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幼儿实际优选绘本资源、设计驱动问题与各种实践活动,以助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 玉 槐 . 幼 儿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培 养 策 略 探 究 [J]. 基 础 教 育 论坛 ,2024,(06):18-20.

[2] 党 晶 晶 . 小 班 幼 儿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的 培 养 策 略 [J]. 教 育界 ,2024,(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