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

张莉

新沂市怡景园林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400

引言

园林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但养护管理工作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许多城市的园林养护管理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园林绿化效益的发挥。本文旨在分析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提供参考。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林养护管理是保持园林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园林中的植物、花卉、草坪等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养护管理,可以保持这些元素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维护生态平衡。其次,园林养护管理可以提高园林的景观效果。通过对园林中的植物、花卉、草坪等进行定期的修剪、施肥、浇水等养护措施,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形态和色彩,提高园林的景观效果。再次,园林养护管理可以保护园林中的植物和动物资源。通过对园林中的植物、花卉、草坪等进行合理的养护和管理,可以保护这些植物和动物资源的生长和繁殖,维护生物多样性。最后,园林养护管理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中的植物、花卉、草坪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同时也可以降低噪音、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养护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城市在园林建设初期投入大量资金,但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上却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这种情况导致园林设施老化、植物生长不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问题频发。资金不足还使得养护设备更新缓慢,难以满足现代化养护需求。一些城市甚至出现 " 重建轻养 " 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园林景观的长期效果。

技术水平落后是另一个突出问题。当前,许多园林养护单位仍采用传统的养护方法,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在植物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往往凭经验操作,缺乏针对性。同时,新型养护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不足,如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监测等先进技术在实际养护工作中应用较少。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养护水平的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且培训机会有限。

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许多城市的园林养护管理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养护工作难以系统开展。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难以对养护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此外,市场化程度不高,养护作业多由事业单位承担,缺乏竞争机制,效率低下。

公众参与度低是园林养护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大多数市民对园林养护工作缺乏了解,参与意识淡薄。破坏绿化设施、随意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公众监督机制不健全,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养护中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使得养护工作难以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增加了管理难度。

二、解决园林养护管理问题的对策

1 针对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应采取多元化筹资策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园林养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稳定来源。同时,可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林养护,如通过 PPP 模式吸引企业投资。此外,还可以设立园林养护专项基金,接受社会捐赠,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资金使用上,应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2 提升技术水平是改善园林养护质量的关键。应加强养护技术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和方法。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引进智能化养护设备,如自动灌溉系统、远程监控设备等,提高养护效率。建立园林植物数据库,为科学养护提供数据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养护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建立技术推广机制,确保新技术能够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 完善管理体制是提高养护效率的重要保障。应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避免多头管理。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专业养护公司。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详细的养护质量标准,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养护单位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进行处罚。加强公众参与是促进园林养护管理的社会基础。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园林养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如设立志愿者队伍,组织市民参与养护活动。开通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方便市民反映养护问题。在学校开展园林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绿化意识。与社区合作,发动居民参与周边绿地的养护管理。通过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爱护园林的良好氛围。

4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日常养护规定、病虫害防治指南、植物保护计划以及应急预案等制度,以使各项养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需要规范养护工作的操作流程。这包括规定如何进行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操作,以确保各项养护工作能够规范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同时,定期检查和评估也是建立健全园林养护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定期对园林进行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养护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养护管理措施。这有助于确保园林的健康和活力。在植物保护方面,需要制定科学的植物保护计划,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加强对植物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生长良好。这有助于保障园林的美观度和生态平衡。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等情况,需要制定应急预案。这可以帮助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同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也是必要的。对养护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对工作不力或造成损失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以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最后,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也是建立健全园林养护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与城市规划、环卫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和保护工作。这有助于实现园林养护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园林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面临着资金、技术、管理和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完善管理体制和加强公众参与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良好的园林养护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生态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园林养护工作向科学化、智能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李红梅.《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园林,2019, 35(5): 45-49.

[2] 王立新 , 陈静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园艺 ,2020, (12):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