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检验标准化在质量控制中的实施策略
高星
西安市粮油质量检验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一、引言
在食品安全备受瞩目的当下,粮油作为民生基础,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粮油检验标准化宛如质量控制的坚固基石,从源头把控到终端销售,贯穿粮油产业链全程。标准化的扦样确保样品代表性,精准检测方法保障结果可靠,规范人员操作提升整体质量。随着粮油行业发展,新挑战不断涌现,亟待强化检验标准化,为粮油质量安全构筑坚实防线,满足民众对优质粮油的需求。
二、粮油检验标准化在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2.1 扦样、分样与试样制备标准化
扦样是粮油检验的起始点,关乎检验结果的代表性。依据 GB 5491 - 85《粮油、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操作人员需结合粮油存放方式、时长、季节及天气等因素,精准定时定量横断接取原始样品,确保样品能反映整批粮油特性。分样过程同样关键,四分法和分样器法要求操作细致,充分混合原始样品,均匀分取,以保障所检测的少量试样能代表大量粮油平均成分。试样制备时,针对不同检验项目,如测定粗脂肪和容重时去除杂质,严格依照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基础。
2.2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标准化
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适用范围各异。检验人员需依据检验项目性质、含量及对结果准确度要求,结合自身业务能力与化验室条件,审慎选择合适方法。例如,近红外分析仪等快速检测设备可用于生产企业原料初筛,而对精度要求高的项目则采用更为精密的仪器。仪器设备的准确度、量程和分辨率要契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运行检查,保障数据准确可靠。如在检测食用油时,新实施的 GB 2716 - 2022 标准新增抗氧化剂检测要求,促使检测仪器和方法不断更新升级,确保检测结果符合标准。
2.3 人员管理标准化
检验人员是粮油检验的核心要素。定期对人员开展考核与培训,涵盖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组织人员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通过人员间、实验室间的比对,及时发现操作差异与问题。如天水市粮油防治检验中心精挑技术骨干组建审核组,核验人员执业资格、工作履历和项目检测记录,确保人员能力与检测项目适配。同时,持续开展专业培训,邀请业内专家解读新规,组织线上线下趣味学习活动,提升人员专业素养与对新规的理解,保障检验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三、现存问题剖析
3.1 标准执行偏差
部分粮油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背后既有主观意识的欠缺,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扦样环节,一些企业为了赶进度、降成本,随意减少扦样点数,或是简化操作流程,比如在散装粮油扦样时,未按规定在不同深度和位置进行多点取样,仅从表层或局部选取样品,导致样品无法真实反映整批粮油的质量状况,可能使劣质粮油蒙混过关。在检测方法选择上,部分企业受限于检测成本,仍在使用早已被淘汰的化学分析方法,而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繁琐,且检测精度远不及新方法,像对粮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仍沿用传统的薄层色谱法,其灵敏度无法满足现行标准要求,极易造成漏检。
3.2 仪器设备老化与维护不足
仪器设备是粮油检验工作的物质基础,但其老化与维护不足的问题在不少检验机构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部分基层粮油检验实验室,由于长期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大量仪器设备使用年限远超规定寿命,如一些用于检测粮油水分的烘箱,温控精度大幅下降,原本应控制在105∘C±2∘C 的温度范围,实际波动却能达到 ±5∘C 以上,导致检测结果偏差较大。在设备更新方面,面对日益精密的检测标准,许多机构因资金短缺而无力购置新设备,比如检测粮油中维生素含量需要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一些实验室仍在使用十年前的旧型号,其检测速度和分辨率已无法满足最新标准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设备维护保养机制的缺失,很多实验室没有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也未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像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隔垫长期不更换,导致漏气现象频发,不仅影响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还缩短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3.3 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粮油检验工作的质量,然而目前行业内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的状况亟待改善。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粮油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的构成较为复杂,不少人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仅接受过为期一周的简单培训就仓促上岗,对粮油检验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比如在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时,无法正确校准仪器,也不能准确解读光谱图,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严重偏差。即使是在专业院校毕业的检验人员中,也存在知识更新不及时的问题,随着检测标准的不断修订和新技术的快速应用,部分人员对新出台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规范理解滞后,如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实施后,仍有检验人员按照旧标准的限量值进行判定,造成结果误判。
四、改进策略探讨
4.1 强化标准宣贯与监督
加大粮油检验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线上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确保粮油企业和检验机构深入理解标准内容。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定期对企业和机构进行检查,对标准执行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和处罚,督促其整改。如定期组织粮油企业参加标准解读培训,邀请专家详细讲解扦样、分样、检测等环节标准要求,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确保企业人员掌握标准要点。
4.2 加大仪器设备投入与维护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粮油检验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引入先进检测技术与设备,提升检测能力。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定期进行校准和核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3 提升人员培训质量与激励机制
制定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根据人员层次和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质量意识等方面,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和现场指导。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人员积极性与责任心。如设立优秀检验人员奖项,对在能力验证中成绩优异、日常工作中无差错的人员给予奖金、荣誉证书等奖励;定期组织内部技能竞赛,对获奖者提供晋升机会或培训深造机会,促进人员提升专业素养。
五、结论
粮油检验标准化在质量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扦样到人员管理各环节的标准化,是保障粮油质量安全的关键。尽管当前存在标准执行偏差、仪器设备老化及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但通过强化标准宣贯与监督、加大设备投入与维护、提升人员培训质量与激励机制等改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粮油检验标准化水平,为粮油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切实守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粮油产业向高质量、规范化方向持续迈进 。
参考文献:
[1] 李帮强 , 刘冬雨 . 提升粮油检验水平保证粮油储存安全 [J]. 黑龙江粮食 ,2024,(05):115-117.
[2] 宋晓杰 , 侯岩 , 李春花 , 等 . 粮食扦样检验质量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 [J]. 粮油食品科技 ,2024,32(03):219-225.
[3] 王 春 红 . 粮 油 检 验 中 的 质 量 控 制 技 术 优 化 研 究 [J]. 现 代 食品 ,2025,(09): 19-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