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陆汉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党群服务中心 65533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断加强,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农村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在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在文化建设资金的分配上,落后地区的农村整体来说较为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不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少数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没有摆正农村文化建设的位置,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无足轻重,难以出政绩,乡村文化建设可搞可不搞,导致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或排练场所简陋。
2.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乡村文化活动多依托文化站、农家书屋等传统场所。在一些基础较好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虽建设了文化小广场活、文化传习所、老年人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但缺乏固定管理人员造成资源闲置,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多数乡村的文化活动局限于广场舞、扑克牌、麻将等“小文化”范畴,部分农民沾染赌博恶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对于农村年轻人而言,传统文化节目缺乏吸引力,而适合新时代农民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较少,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出现了文化活动沙漠化现象。
3. 农村文化活动人才欠缺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公益事业,资金需求大。尽管国家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但与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仍不相适应,资金缺口大,制约了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目前,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整体较低,而且缺乏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活动,加上一些人对农村基层文化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发展。
4. 文化观念陈旧、文化传承缺失
广大农村相对较为封闭和落后,农村文化观念相对封闭、守旧,社会价值观落后、意识形态过时,限制了农村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也制约了文化创新和创造力。受经济利益思想影响,一些农民忽视对文化活动的追求,文化意识相对薄弱。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年、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主要居民,导致文化传承难于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了解和认同水平低,影响农村文化传承。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视。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营造重视农村文化的良好氛围。
1.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县乡两级政府要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年度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县级政府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对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投入,配备图书、演出场所等必要设施,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条件。出台鼓励政,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实施,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建设,解决农民群众文化活动不丰富等问题。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加强对文化阵地软件建设的投入,定期维护和更新设施设备,确保文化阵地正常运行。拓展文化阵地的功能,丰富文化活动形式,采取举办小品、唱歌、朗诵等文艺演出,村级篮球、乒乓球、拔河、广场舞等文体活动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
2. 提高文化阵地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工作规范,确保文化设施正常运行和资源合理利用。全面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发掘、抢救、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品牌。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文化阵地的吸引力和利用效率。关注农村新时代农民的文化需求,组织创作适合他们口味的文艺节目,吸引年轻人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缓解农村文化沙漠化问题。充分挖掘本土民间文化,让承载地域特色的文化历史遗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得到发扬与传承。引导乡村结合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气息,培植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
3.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完善县乡文化机构用人机制,按照业务专长和岗位需要选拔人才,确保文化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配备相对固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专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农村文化服务工作有人管理、管理得好。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将创建补助经费列入长效巩固的投入经费,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解决农村文化阵地长效管理中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引导农民认识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文化的追求和参与热情,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益处。
4. 促进文化传承与观念更新
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和新时代价值观,引导广大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法律和法规教育,批判权威和传统观念,形成新的乡村社会价值观;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推动,形成社会共识,促进乡村文化观念的更新。举办乡村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提高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乡村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大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重视并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及时了解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加以解决,满足广大基层群众不断提高的各种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秀芳 . 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文化 . 农业经济 ,2014(77-78).
[2] 赵军涛.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体及对策. 大众文艺,2012(23)
[3] 阳耀芳 . 孙静 .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体及对策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