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对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

陈小雪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 572400

引言:

地表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人类生产生活。水质监测是了解地表水水质的变化规律、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到水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水质监测流程中,采样方法是将水环境实际情况和监测数据衔接起来的中心环节,采样的规范性、合理性对最后的监测结果起着直接影响。所以研究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对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很有意义。

一、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的内涵

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是指地表水监测过程中为了获取有代表性的水样而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依据监测目标、水体类型、监测指标等要素,来确定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深度、采样工具、水样保存和运输方式等等一系列操作的总称。为之后实验室检测以及数据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要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来实施,包含前期准备、现场采样、水样保存和运输等重要步骤,每个步骤的操作规范都会直接影响水样的代表性,而水样的代表性又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二、地表水水质采样中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问题

2.1 采样点位设置缺乏针对性布置

采样点位决定着水样的代表性,如果采样点位选择不具备针对性,所采集到的水样就不能真实反映检测区域内水质状况。采样点位确定了大部分根据经验或简单的参考现有资料,未充分结合监测区的水体特性(例如河流支流汇入处、湖泊的湖心区与岸边)、污染物分布特征(比如工业废水排放口下游、生活污水汇集区域)等重要参数,导致采样点无法覆盖污染物高浓度区域或者水质敏感区域。

2.2 水样保存与运输操作缺乏规范

采集好水样,要经过保存、运输两个环节才能送到实验室里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水样的监测指标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部分检测人员未根据检测指标的特性来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比如:对易挥发的污染物不采取密封保存,对易氧化的项目不加相应的保护剂,结果样品保存过程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造成监测指标浓度和实际水体浓度之间存在差异。在水样运送过程中未有效地控制运送温度和运送时间,例如:运送温度过高或者运送时间过长而使水样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影响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指标的监测结果。

三、优化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提升监测结果准确性的策略

3.1 科学规划采样点位

科学规划采样点位是保证水样代表性的基础,应依据监测目的、水质特点和污染物分布规律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采样点位体系。首先,采样之前做细致的现场调查工作,摸清被测地区水体的种类、水文情况(如流速、水深、流向,污染源分布情况(如排放口的位置、污染物质的性质),了解水质发生改变容易受到影响的地区与关键位置。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结合现场勘查结果,采用分层布点、断面布点等方式,科学设定采样点位。如在河流监测过程中根据河流宽度来设置多处监测断面;各个断面又根据水深设定不同的采样深度以保证覆盖水体的横纵范围;湖泊或水库监测时可以结合湖心、沿岸、入湖口、出湖口等不同的区域水质的差别来设置多个采样位置,从而全面地反映各部分的水质。

3.2 水样保存与运输操作的规范化

水样保存、运输的操作要严格根据指标特点和要求执行,全过程要质量把关,保证水样的有效性。取水样时,要依据监测指标类别 ( 比如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 ) 选择合格的采样容器和保护剂,清洗和校准采样容器,保证采样容器不会污染水样,影响水样的质量。采样后要按照规范要求立即进行分装保存,如对易变的pH、溶解氧等指标在现场测完;保护剂需要添加的指标,如总氰化物、硫化物,要准确加入保护剂充分摇匀;需要冷藏的水样,如生化需氧量、叶绿素 a,需马上放入冷藏设备中,控制在 0-4℃。还需改进水质样品的运输模式、合理的安排运输线路、缩短运输的时间、确保样品准时送入检验所;运送过程中要更好的保障样品安全、不要因为撞击、震动等外界因素影响水质样品的变化。

3.3 提升采样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力度

采样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采样操作的规范性,加强采样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采样方法科学性、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的采样人员培训体系,定期组织采样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内容包括地表水水质采样相关技术标准,确保采样人员能熟练掌握采样技术要领。组织实际操作训练和考核,通过现场模拟采样,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采样人员的实战操作水平,着重对采样点位确定、水样取样、添加剂投放等关键程序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正式采样工作。制定采样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采样人员的职责,并加强对采样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采样质量检查,及时纠正采样不规范操作行为,保证采样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采样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结果准确性,为采样人员提供保障。

四、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对监测结果准确度的影响,明确了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的含义,分析了当前采样过程中采样点位设置缺乏针对性、水样保存和运输操作不规范两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采样点、规范水样保存运输操作、强化采样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三个改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水质采样方法的规范性、科学性同监测结果准确性相关联,采样环节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可能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用优化的方法实施合理化策略可有效提高水样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保证所采集水样代表样本,进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艾克热木·克热木 . 地表水监测结果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 [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38(04):72-74.

[2] 黄沛良 . 地表水监测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36(07):57-59.

[3] 刘玥 , 赵敏 . 地表水现场采样质量影响因素及质控措施 [J]. 冶金管理 ,2022,(0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