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行政执法中的语言艺术
张龙
山西省公路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运城支队 044000
引言:
在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执法行为公正性、合法性和人性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命令式执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乃至对立。所以探索更温和,更高效的沟通方式就成了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众满意的重要手段。道路行政执法涉及场景多样,从繁忙的交通枢纽到偏远郊区,不同环境下的被管理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需求,它需要执法者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并通过适当的语言艺术来达到有效的交流与引导。因此 , 学习道路行政执法语言艺术既是提高执法效能,建设和谐行政执法关系之所需,又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公众期望之必然选择。
1. 语言艺术在执法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语言艺术对塑造执法良好形象很有帮助
执法工作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语言艺术至关重要。执法者既是法的实施者又是公众形象代表。执法者可以通过适当,得体的语言表达传达一个专业、公正、严格的形象。执法时运用礼貌,标准的语言既可以显示执法者职业素养的高低,又可以使大众感到尊敬与关心。这种交流方式可以加强公众对于执法工作的了解与支持,进而促进执法机构公信力与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另外,对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准确地阐释,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普及法律知识有利于促进大众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的形成。
1.2 语言艺术增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联系
执法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常常是紧张和微妙的。语言艺术作为一种沟通桥梁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紧张关系和增进双方和谐互动。倾听与共情表达执法者可以理解被管理者真正的思想与需要,以便采取更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以交通执法为例,对于违规者的规劝与讲解既反映出法律的严肃性又反映出对于公民权益尊重,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减少矛盾与对立,提高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这一积极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互信,协作氛围。
2. 道路行政执法中的语言艺术方式
2.1 建立信任的基础:倾听与同理心
首先,执法者应展现出对司机处境的理解与同情。面对可能的法律处罚,任何人都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抵触。因此,执法时先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用平和的语气询问情况,表达对其感受的认可,如:“我们注意到您的行为可能违反了道路规则,能否请您先简单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这样的开场白用“规则”代替“道路法规”可以避免司机的抗拒心理,也能够迅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为后续的交流打下信任的基础。
2.2 运用“我”语言,减少防御心理
执法时,用“我”的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需要而不是责备对方能有效地减少对方防御心理。例如,“我觉得这样的运输方式,在高速道路上运行,存在很大的危险,不利于自己的生命安全。”这种表述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责备个人,比较容易得到彼此的谅解和配合。通过“我”的语言表达执法的需要,同时也反映出对彼此情感的敬意,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交流氛围。
2.3 明确而简洁的沟通,正面激励与引导
明确、简明的命令对高效执法具有重要意义。执法人员应直接准确传递信息,切忌用模糊或者冗长的语言。例如 ,“请出示您的驾驶证、行驶证、超限运输证、道路经营许可证”这样的命令既简练又清晰,方便对方迅速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与此同时,言简意赅的交流还可以减少误解引发的矛盾,从而提高执法效率。执法时及时使用正面激励语言能刺激大众积极心态,有利于更好地配合。比如 ,“非常感谢你的合作,您的表现对于高速交通安全行驶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积极的反馈不仅使对方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而且还能加强他对交通规则的服从。通过正面激励能够引导司机由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共同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2.4 提供选择权与控制感
给被管理者以恰当的选择权能促进被管理者的参与感与控制感进而降低对抗心理。例如 ,“咱们是快速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稍等一会儿你平复一下情绪再说?”这种问问题的方式会使对方感到受到尊重并乐于更加积极地合作。也是执法人性化和可接受性的表现。例如,在道路施工案件办理中,执法人员发现某涉路施工方施工方案对高速线路不利,执法人员现场指出,对于该种案件我们可不予处罚,但需要您们更改施工方案。或者您也可以暂停施工,申请施工许可。
2.5 情绪管理:保持冷静与耐心
在执法的紧张状态下,沉着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执法人员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切忌在情绪高涨时做出冲动决定或者说过激话。在不合作或者情绪激动的物体面前,更应该保持镇定,以平静的口吻交流。例如,“我理解您可能感到不满,但请允许我解释……”这样的开场白有助于平复对方的情绪,为后续的理性交流奠定基础。同时,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诉求,也是有效沟通的关键。通过情绪管理,不仅维护了执法的权威与公正,也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和合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行政执法语言艺术是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使用“我”的语言来降低防御心理,清晰简明地交流,积极地激励和指导,提供选择权和控制感,情绪管理—要有镇定和耐心,执法人员可以促进市民对交通秩序的了解和支持,同时维持交通秩序。这些战略既彰显着执法的人性化和智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伴随着这些手法的巧妙应用,人们期待着能见到一个更和谐更有效的道路行政执法景象,一起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沙园程 . 自动化行政处罚法律规制——以道路交通非现场执法为视角 [J].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29(02):45-47.
[2] 本刊编辑部 . 专业化和行政化道路,如何选择与平衡? [J]. 教育家 ,2024,(1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