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
贾利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一、超滤膜技术简介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孔径范围为 2-50nm 的高分子半透膜实现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该技术通过物理筛分作用截留水中胶体、悬浮颗粒、细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同时允许水分子及低分子量溶质通过。超滤膜通常由醋酸纤维素、聚砜、聚偏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非对称结构:功能层孔径为 1-20nm ,负责截留大分子;支撑层孔径达 200-250μm,提供机械强度。其操作压力范围为 100-1000kPa,可在 pH值 1-14 的宽范围内稳定运行,耐热温度可达 140℃,适用于高温蒸汽消毒。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可避免二次污染,且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维护简便。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等领域,成为环保工程中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二、超滤膜技术的优势
超滤膜技术在环保水处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过滤精度可达 99.99%,能有效去除水中 99% 以上的胶体、细菌及悬浮物,显著提升出水水质。该技术采用物理分离方式,无需添加混凝剂、消毒剂等化学药剂,从源头避免二次污染风险。系统运行压力低,能耗仅为传统工艺的 30%-50% ,且膜组件可通过反冲洗、化学清洗等方式再生,使用寿命可达3-5 年。超滤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耐受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环境,适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电镀废水等复杂水质。其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容改造,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 1/3-1/2。在饮用水处理中,超滤膜可去除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病原微生物,保障饮水安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可实现重金属离子与有机物的深度分离,满足回用标准。这些优势使超滤膜技术成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污染控制的核心手段。
三、应用领域分析
3.1 城市生活废水处理
城市生活废水处理是超滤膜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溶解性有机物及微小颗粒的去除效率有限,而超滤膜技术可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实现泥水高效分离。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采用 MBR 工艺后,出水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达 90%、95%、98%,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A 标准。超滤膜对悬浮物的截留率超过 99.9%,使出水浊度降至 0.1NTU 以下,显著优于传统砂滤工艺。该技术还可实现污泥减量 30%-50% ,降低后续处置成本。在回用领域,超滤膜出水经反渗透深度处理后,可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喷洒等非饮用水场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3.2 重金属电镀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含六价铬、镍、铜等重金属离子,传统化学沉淀法存在污泥产量大、二次污染风险高等问题。超滤膜技术通过与反渗透(RO)联用,形成 " 超滤 +R0′′ 双膜工艺,可实现重金属离子与有机物的深度分离。某电镀园区采用该工艺后,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均低于 0.1mg/L,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超滤膜可截留电镀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减少 RO 膜污染,延长其使用寿命至 3 年以上。此外,超滤浓缩液可通过蒸发结晶回收重金属,实现资源化利用。该技术使电镀废水回用率达 80% 以上,显著降低企业用水成本。
3.3 自来水净化与安全
超滤膜技术在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中发挥关键作用。针对微污染水源,超滤膜可去除水中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病原微生物,保障饮水安全。某水厂采用浸没式超滤膜工艺后,出水浊度稳定在 0.05NTU 以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去除率达 100%。该技术对藻类的去除效率超过 99% ,有效缓解夏季藻华爆发导致的供水风险。与传统工艺相比,超滤膜可减少70% 以上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降低氯消毒风险。在应急供水场景中,移动式超滤设备可在48 小时内完成部署,日处理量达1 万吨,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技术保障。
3.4 电厂锅炉补给水净化
电厂锅炉补给水对水质要求极高,超滤膜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及微生物,保障后续反渗透(RO)系统稳定运行。某百万千瓦级火电厂采用 " 超滤 +RO+EDI′′ 工艺后,出水硅含量低于 0.02mg/L ,电导率小于 0.1μS/cm,满足超临界机组用水标准。超滤膜可截留水中 90% 以上的胶体硅,减少 RO 膜硅垢污染,使其清洗周期延长至 6 个月以上。该技术使锅炉排污率降低至 1% 以下,年节水达 50 万吨,显著降低发电成本。此外,超滤膜对进水浊度的适应范围宽,可在 5-100NTU 条件下稳定运行,提升系统抗冲击能力。
3.5 海水淡化技术
超滤膜在海水淡化中作为反渗透(RO)预处理工艺,可显著提升系统效率。针对高浊度海水,超滤膜可去除 99% 以上的悬浮物、胶体及微生物,使海水 SDI 值稳定在 3 以下,满足 RO 膜进水要求。某海水淡化厂采用 " 超滤 +R0′′ 工艺后,RO 膜污染速率降低 60% ,清洗周期延长至 3 个月,产水率提高至 45% 。超滤膜对海水中藻类的去除效率超过 99.9%,有效避免藻类在 RO 膜表面滋生。该技术使海水淡化能耗降低至 3kWh/m3 以下,较传统多级闪蒸工艺节能 40% 。此外,超滤膜可耐受海水高盐环境,化学清洗周期达 1 个月,运行成本低于0.2
元 /m³。
3.6 食品工业废水回收
食品工业废水含高浓度有机物及悬浮物,超滤膜技术可实现废水回用与资源回收。在果汁加工中,超滤膜可去除果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使透光率提高至 95% 以上,同时回收香精、色素等副产物。某乳制品厂采用超滤工艺处理乳清废水,COD 去除率达 90% ,出水回用于生产用水,年节水达 10 万吨。在啤酒酿造中,超滤膜可截留酵母、蛋白质等杂质,使啤酒澄清度提升 30% ,延长保质期。该技术还可用于淀粉废水、豆制品废水处理,实现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回收利用。超滤膜在食品废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低于 0.5 元 /m³,投资回收期短至2 年。
四、结束语
超滤膜技术凭借其高效分离、节能环保、运行稳定等优势,在环保水处理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从城市污水回用到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从饮用水安全保障到海水淡化预处理,该技术已成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手段。未来,随着膜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超滤膜技术将向更高通量、更强抗污染、更低能耗方向发展。例如,陶瓷超滤膜、石墨烯复合膜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智能控制系统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将实现膜污染的精准预测与自动清洗。
参考文献:
[1]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实施分析. 孙培林.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04)
[2] 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研究. 赵晶琳;秦磊;戴士博.环境与发展 ,2019(07)
[3]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张益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下旬刊 ),2018(05)
[4]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 肖建萍 . 建材与装饰 ,2018(46)
[5] 浅谈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 冯爱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06)
[6] 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探讨. 尹坤; 姜蕤.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07)
[7]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 余卓君 . 智能城市 ,2023(02)
作者简介:贾利,女,1984 年3 月7 日,河北人,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