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艺考生声乐教学中的个性化方案研究
林铂雨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1805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中职教育的不断完善,声乐教学已经成为诸多中职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声乐作为艺考重要科目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独特嗓音和音乐感悟力,个性化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如何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力,是中职音乐声乐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音乐艺考生声乐学习特点分析
中职音乐艺考生群体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的实施效果:其一,学生的音乐基础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学生来自音乐世家或有过课外培训经历,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发声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选择艺考之路,缺乏系统训练,需要从最基础的发声方法开始学习。其二,学生的嗓音条件各具特色。有些学生天生音域宽广,音色明亮,具备良好的声乐发展潜力;有些学生则音域有限,需要通过科学训练逐步拓展。这种生理条件的差异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不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其三,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存在明显差别。有些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并通过歌声准确表达;有些学生则更注重技巧训练,在艺术表现方面需要更多引导。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上,更反映了学生艺术素养的不同层次。
其四,有些学生立志报考专业音乐院校,学习主动性较强;有些学生则可能将艺考视为升学的 alternative 选择,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这种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同样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予以充分考虑。
二、个性化声乐教学方案制定策略
(一)因材施教,定制训练计划
制定个性化声乐教学方案的首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评估。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声乐测试,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音域范围、音色特点、呼吸支持能力以及发声习惯等。然后根据这些专业评估数据,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声乐发展档案,记录其优势和待改进的方面。在具体训练计划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音域较窄的学生,可以设计专门的音域扩展练习,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避免急功近利造成声带损伤。比如可以通过半音阶逐步上行和下行的练声曲,帮助学生在舒适的音区内逐步拓展音域。对于音色独特的学生,要注重发挥其音色优势,选择适合其音色特点的练习曲目,帮助其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要兼顾技术训练和音乐素养提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增加基础发声练习和视唱练耳训练的比重,帮助其夯实基本功;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作品处理和艺术表现方面的训练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进度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教学方案始终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保持同步。
(二)兴趣引导,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声乐教学中尤其如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音乐偏好,将学生的兴趣点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崇拜的歌唱家等信息,作为制定教学方案的参考依据。在选择教学曲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对于喜爱民族音乐的学生,可以从《小河淌水》、《采红菱》等经典民歌入手,逐步引导其掌握民族唱法的特点;对于偏好美声唱法的学生,可以选择《我的太阳》、《致音乐》等外国艺术歌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其接触和了解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示范演唱、音频视频赏析、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角度感受声乐艺术的魅力。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例如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曲目,共同探讨作品的处理方式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感。
(三)多元评价,关注个体成长
以往的声乐教学评价往往过于注重技术指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过程。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建立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价机制,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以《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的教学为例,在评价内容上,针对《玫瑰三愿》的学习,教师既要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把握了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发声技巧,如连音演唱的气息支持和音色统一,也要重视学生对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和表达。学生是否能通过歌声表现出歌词中“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的恳切,以及“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的婉转,这些都应当成为评价的重要维度。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变化,比如是否主动查阅作品创作背景,了解黄自先生在战乱时期创作这首歌曲时寄托的情感。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教师专业评价侧重于指出学生在技术层面的不足,如演唱“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时的气息支撑问题;学生自评可以引导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同学互评则可以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不同段落艺术处理的见解。例如,让学生互相点评处理“三愿”情感层次的方式,这种交流往往能激发更深层次的艺术思考。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对于能够准确表现《玫瑰三愿》情感层次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其艺术感悟力;对技术层面存在不足的学生,则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通过特定的练声曲目加强气息训练。同时,根据课堂表现及时调整后续教学重点,确保教学计划
与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步推进。
结语
个性化教学是中职音乐艺考生声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声乐水平。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完善个性化教学模式,为中职音乐艺考生铺就一条通往音乐殿堂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曾日东 . 中职音乐 " 项目式 " 教学法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11):194-196.
[2] 郑博闻 . 探析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声乐能力的培养策略 [J]. 时代教育 ,2023(36):37-39.
[3] 张晓英 . 中职音乐声乐技能教学改革 [J]. 空中美语 ,2021(6):1698.
[4] 琚蕙溪 . 职高音乐教学中学生声乐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J]. 音乐鉴赏 ,2024(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