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作者

冉琪

湘西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省 416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核心内容,关系到队伍的思想稳定与凝聚力。新时代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冲击、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及职工结构复杂化使传统教育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政工工作的实际需求,从内容优化、媒介创新、队伍建设、制度保障与评价机制五方面提出创新策略。研究认为,机制创新不仅需技术更新,更需理念突破与制度协同,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单位的政治引领力与服务能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工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实效性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事业单位政工体系的重要支撑,旨在塑造职工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为单位发展提供思想保障。随着社会变革与信息技术发展,职工思想日益多元,传统教育方式逐渐失效。为适应新形势,亟需构建更加科学、灵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本文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机制创新需求,探讨理论依据、现实动因与实践路径,助力政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事业单位政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制约因素

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引导、重任务轻实效的问题。一些单位仍采用“灌输式”模式,忽视职工的参与和主体性,致使内容脱离实际、形式僵化、缺乏共鸣。同时,政工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人员理论功底和宣传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由于缺乏系统的思想动态分析,教育工作呈现零散、被动、短期化特点,缺乏长期规划与精准引导。职工群体结构复杂,价值观多元,不同背景群体在信息获取方式和认知层面差异明显,现行教育机制难以实现差异化施教。此外,教育形式依赖传统媒介,难以契合新生代职工快节奏、多元化的信息接受习惯,导致教育效果弱化、吸引力下降。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动因

从理论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政治认同,其有效性依赖于内容的时代性、方法的科学性和机制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育机制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守正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吸引力。从现实层面看,事业单位面临政策变动、经济压力、舆情风险等多重不确定因素,职工思想易受冲击,需通过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加以引导。新一代职工多为“90后”“00后”,重视个性与情感共鸣,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难以奏效。同时,网络已成为主流舆论场,热点事件频繁影响职工认知,亟需政工工作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主动引导与前瞻布局。因此,机制创新既是应对现实挑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政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路径,更是新时代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三、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关键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应从内容、媒介、队伍、制度和评估等方面协同推进。首先,应系统重构教育内容,突出时代主题,紧扣国家战略、单位发展与职工需求,实现从单一理论灌输向“理论+情境+案例+体验”的融合转变,以真实故事和典型案例增强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其次,应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微视频、短剧、云讲堂等多样化形式,提升信息覆盖率与职工参与度,使教育“润物细无声”。同时,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内外互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培训、轮岗、考核等方式提升其理论水平与舆情引导能力。此外,还需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明确责任主体与流程规范,构建“任务目标化、路径流程化、反馈闭环化”的运行机制。最后,应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借助调查访谈与数据分析手段,动态监测教育效果,推动内容与策略的持续优化,实现因岗、因人、因时施教,确保教育精准落地。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单位业务深度融合机制的构建

在事业单位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游离于业务之外,而应深度融入岗位职责、管理流程与日常工作之中,实现教育与业务的互促共进。一是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岗位职责,将政治素养作为岗位任职资格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与参与度。二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政工干部应主动走进职工日常、融入工作实际,以谈心谈话、工作交流、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滴灌式”引导,增强教育的情感渗透力与心理亲和力。三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单位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引导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构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与文化标识,实现“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制度机制有形支撑”的教育合力。四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组织活动,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打造成思想教育主阵地,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与仪式感,让职工在情境体验中深化政治认同与价值共鸣。五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典型示范机制,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优秀事迹,以榜样力量引领价值导向,形成“学有标杆、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实效的保障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实效,需在保障体系上同步强化。首先,领导机制要有力,党组织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重要议程,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构建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其次,资源保障要充足,配备专项经费、活动场地与技术工具,确保教育工作持续开展、质量稳定。第三,培训体系需完善,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政工队伍。第四,激励机制应健全,及时表彰先进集体与个人,激发工作积极性与荣誉感。第五,监督评估要科学,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将工作重心从“重部署”向“重执行、重实效”转变,推动持续优化。第六,要强化职工参与,设立建议通道,广泛听取反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提升适应性与覆盖力。

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是新时代事业单位提升凝聚力、强化政治功能与组织效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现存问题与创新路径,指出应从内容优化、媒介更新、队伍建设、制度完善与评估机制等方面协同推进,推动教育模式向主动化、融合化、精细化转变。今后应持续关注职工思想动态与传播环境变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科学高效的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落地见效,推动政工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君.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资源数字化应用的机遇与挑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0(10):44-48.DOI:10.13398/j.cnki.issn1673-260x.2024.10.009.

[2]李春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价值观引领与文化建设探析[N].精神文明报,2024-10-31(B02).DOI:10.28476/n.cnki.njswm.2024.000414.

[3]陈晨.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N].山西科技报,2024-09-27(012).DOI:10.28712/n.cnki.nshxk.2024.0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