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

郑柏

枣庄交发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000

摘要: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和质量控制是确保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工程质量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方法及其质量控制策略,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水泥混凝土作为公路工程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公路工程的质量。通过对水泥混凝土等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以更加经济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原材料,提升整个工程的性价比,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1.1对工程质量的直接影响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是整个工程结构安全与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可以确保水泥、骨料、水及外加剂等各项组分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从而使得混凝土在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方面达到工程所需性能,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通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因材料不合格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1.2经济效益与性能提升的关系

在原材料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进而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高质量的混凝土可以减少返工和修补的可能性,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建设成本。

2公路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2.1集料的试验检测

(1)粗集料颗粒级配:通过筛分试验测定颗粒组成。将粗集料样品通过一套不同孔径的标准筛进行筛分,计算各筛上的筛余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以确定粗集料的颗粒组成。合适的颗粒级配能够使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压碎值:压碎值是衡量粗集料抵抗压碎能力的指标。将一定质量的粗集料装入标准试模中,在规定的加载速率下施加荷载,然后测定经压碎后小于规定粒径的颗粒质量占原试样质量的百分比。压碎值越小,粗集料的强度越高,越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道路结构层。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是指颗粒的长度大于其平均粒径2.5倍的针状颗粒和厚度小于其平均粒径0.4倍的片状颗粒。采用规准仪法或游标卡尺法测定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过高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应严格控制。(2)细集料颗粒级配:与粗集料类似,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细集料的颗粒组成。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密实度,良好的级配能够使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含泥量是指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黏土的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粒径大于1.18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过高均会降低细集料与沥青的黏结力,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须严格控制。

2.2骨料检测方法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粒径分布、形状、表面纹理、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等指标的测试。粒径分布测试通常采用筛分法,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来测定骨料的颗粒大小。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测试则是通过测量骨料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化学性质检测主要关注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碱活性、氯离子和硫酸盐等;碱活性测试通过测定骨料与水泥反应时产生的碱骨料反应程度来判断;氯离子和硫酸盐的测定通常采用离子色谱法或滴定法。

2.3水泥检测

水泥是胶结材料,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导材料之一。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泥的硬度、强度和抗压性至关重要。硬度决定了水泥在承受外力时的抵抗能力,强度则直接关系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抗压性则保证了水泥在承受压力时不会轻易破裂。选择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水泥型号,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性能。安定性反映了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安定性不合格则会使已硬化的水泥石或混凝土出现开裂、疏松、崩溃等现象。检测强度可以通过制作水泥胶砂试件,按照规定的养护条件进行养护后进行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对于安定性的检测,可以采用雷氏夹法或蒸煮法,观察水泥在硬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情况。在采购过程中,应查看水泥生产厂商的资质证书、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水泥进场时应加强质量检验,不满足要求则予以退场。质量检验可以包括对水泥的外观检查,如是否有结块、受潮等现象;对水泥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如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等;对水泥的化学性能进行检测,如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等。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例,检测项目包括物理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水泥胶砂强度(3d、28d)、比表面积(新规范P.O水泥不考虑此参数)。化学项目: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同时,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把控中也提到,施工单位应以工程施工要求为导向,采购高质量水泥,加强进场的质量检验。

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3.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在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必须在原材料检测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特别是在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检测中,必须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此外,在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过程中,应及时掌握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还应实时掌握砂石料中各粒级、含泥量等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最后,还需关注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水灰比、强度等关键指标。

3.2规范试验检测流程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方法与设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项目包括原材料含水率、水泥、粗细骨料及外加剂等。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因检测人员经验不足、仪器设备不够先进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因此,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规范试验检测流程,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3.3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

检测设备是试验检测的重要基础,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与校准。对于使用时间较长、老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应及时更新,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检测人员必须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设备进行相应调整和管理。在设备维护和管理方面,应重点关注人员、材料及工艺,对易磨损部位如传感器、试验平台等进行重点管理。

结束语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水泥、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性能研究和试验检测,可以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原材料性能与混凝土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新型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为提高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峥.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24(19):98-100.

[2]宋彩娜.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7):216+218.

[3]徐冬梅.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问题分析[J].交通世界,2020(3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