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赵芳
抚顺市 22 中学 113001
引言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当前初中阶段正值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音乐教育对其情感塑造、人格形成影响深远。然而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学生音乐素养培育,本文聚焦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策略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普遍呈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象,许多教师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乐理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忽视学生音乐感受力与创造性培养。课堂互动缺乏活力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音乐学习兴趣逐渐减弱,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音乐课程被边缘化,甚至被主科占用,导致课时安排不足教学进度紧张,难以开展深入音乐实践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亦面临严峻挑战,部分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学理念陈旧创新意识缺乏,难以应对新时代教育需求。教学设施条件制约教学质量提升,不少学校音乐专用教室、乐器配备不完善,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充分,难以创设良好音乐学习环境。评价体系方面传统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侧重技能测试与理论考察,忽视学生音乐感受、审美体验与创造性表现评估,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水平。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健全,音乐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学生音乐学习渠道受限,音乐实践机会稀少,导致学习效果难以巩固拓展。这些问题共同构成初中音乐教学困境,阻碍学生音乐素养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法多元创新
教学方法多元创新需立足学生主体地位,从体验式学习角度出发,构建开放互动音乐课堂环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间交流互动,激发创造思维与表达欲望,引入项目化学习策略,设定主题性音乐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途径。采用情境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沉浸式音乐空间增强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整合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拓展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理解。跨学科融合教学,将音乐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结合,促进综合素养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音乐软件应用、网络资源利用等,拓宽学习渠道。建立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才华展示机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某初中音乐课堂实践中,教师围绕“春天气息”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先播放春天主题音乐作品激发学生联想,然后引导学生探讨作品表现手法与情感,接着组织小组合作创作春天音画,学生运用各种乐器或生活物品模拟春雨、雷声等自然声响,编创节奏句型设计音响组合,最终呈现独特音乐作品。另一案例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民歌寻踪项目学习,引导学生收集家乡民歌,探究背后历史文化背景,学习演唱技巧分析音乐结构特点,还鼓励学生尝试改编创新,融入现代元素,通过课堂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如某校组织音乐剧排演活动,学生参与剧本编写、角色塑造等全过程,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既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又锻炼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有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虚拟音乐课堂,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操作虚拟乐器,体验作曲过程,也有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分析流行音乐作品,探讨其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些创新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与深度体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与创造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评价机制科学优化
评价机制科学优化需打破传统单一考核模式,构建多维立体评价体系,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成长档案袋评价方式记录学生音乐学习全过程,包括课堂表现、作品创作等方面全面反映素养发展轨迹。自评互评结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与评价意识,增强主体参与感,科学评价指标涵盖音乐基础知识、演唱演奏技能、鉴赏能力等维度,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多样化评价形式如现场表演、作品展示等,为不同特长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激励性评价机制关注每位学生进步与成长,避免固化标准打击学习积极性。校内外协同评价邀请专业人士参与,提供专业指导建议,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评价信息互通,信息技术辅助评价拓展评价渠道增强真实性可靠性。
某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音乐学习电子档案,记录其音乐活动参与情况、作品创等,学期末根据档案内容综合评价学生音乐素养。课堂评价采用积分卡方式,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演唱表演等获取积分,学期末依据积分总量评定等级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案例校组织专题音乐会,学生自主选择演唱、演奏等不同方式参与,展示个人才艺,教师与同学共同评议形成多元反馈。期末评价摒弃传统纸笔测试,采用项目汇报形式,如民歌调研报告、音乐剧片段演绎等全面考察学生音乐素养。学校还邀请专业音乐人担任外部评委,参与重要音乐活动评价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增进对子女音乐学习理解。某校创新性引入音乐学习地图评价工具,将音乐素养分解为多个能力点,学生通过完成不同任务解锁能力点,直观呈现学习进度与成就。另有学校建立班级音乐评价委员会,由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增强评价公平性与认同感,还有教师设计情景性评价活动,如模拟音乐节评委、音乐作品点评家等角色,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评价过程,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与评价素养。这些科学评价机制改变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全面客观反映学生音乐素养,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
结论
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营造生动活泼课堂氛围,拓展学生音乐体验深度,通过评价机制优化全面客观评估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水平,激发学习内驱力。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保障音乐课程地位与资源投入,学校应重视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能力。唯有各方协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初中音乐教学创新,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朱雪莲 .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J]. 启迪与智慧 ( 上 ), 2023(8):127-129.
[2] 王楠楠 . 创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探索 [J].民间故事选刊 , 2024(1).
[3] 万耀新 . 创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探索 [J].进展 : 教学与科研 , 2023(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