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作者

汪璐璐

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计算教学常陷入“机械训练—兴趣缺失—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教师依赖重复练习强化技能,学生因抽象符号与枯燥过程产生抵触心理,导致计算错误率高、应用能力弱。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动机的激发需要满足自主性、胜任感与归属感三大需求,而游戏化学习通过情境模拟、即时反馈与社交互动,恰好契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 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激活计算内在动机

通过将抽象的计算理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有机融合,我们能把复杂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同身受、痛点明显的具体问题,从而真正生动活泼地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设计如“家庭的预算大师”这样的小型角色扮演游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家庭成员,让他们分别扮演家庭中的各个角色,依据我们为他们设定的虚拟购物清单及预算,共同对商品的总价与折扣后的价格等进行详细计算,进而初步判断他们消费习惯的优劣。通过解决“用 100 元购买最多的物品”这类实际问题的四则运算,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又能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生活实用能力。只有将情境的“真实性”与“开放性”巧妙融合,才能使其更具感染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如“计算班级的春游费用如何分摊”“如何设计更合理的操场面积测量方案”等,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紧迫性,充分体现数学的真实性。而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开放性题目的计算路径,如在“种植园的规划”游戏中,学生可自由组合长方形与正方形地块,再通过面积计算优化种植布局,能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使数学学习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深度。打破对“唯一答案”的束缚,这一设计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更多可能,还将其推向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2 构建分层化游戏挑战体系,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通过运用动态适配学生与引入阶梯式成长机制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游戏挑战体系的分层化,进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持续挑战中不断进步。根据学生的计算基础、思维速度与兴趣倾向,我们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的巩固层”“能力的提升层”“创新性的拓展层”三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设计了相应的游戏任务。以“乘法口诀”主题下的“乘法口诀闯关”游戏为例,我们不仅能让基础层的学生在“5 以内的表内乘法”中逐步提高基本乘法运算的熟练度,还能让他们将“两位数的乘一位数的速算”发展为自己的专长,甚至能设计出“乘法口诀的谜题”供同伴解答。通过研发如“计算的冒险岛”这样一款数字游戏,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虚拟岛屿中完成各种充满挑战的任务。例如,基础层的学生要通过“采集

5 个苹果需要多少时间”这样的小游戏,培养对时间的估计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能力层的学生要掌握“用有限的资源建造房屋的最佳方案”等更高层次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层的学生则要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破解密码锁中的数学规律”等更高层次的情境中,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推向新的高度。凭借这种分层设计,学生们都能在相对具有“攀登挑战性”的任务中体会到一份难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3 实施多元化游戏评价机制,强化计算过程指导

只有将游戏的评价机制从单一的“结果导向”局限中突破出来,才能真正深入挖掘学生在游戏中的思维过程,以及他们在与他人协作时表现出的互动性与合作性。例如,“数学接力赛”的评判标准既要注重“准确的答题”(占 40% 的重要性),又要注重“巧妙的策略”(占30% 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团队的协作”(占 20% 的重要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占 10% 的重要性),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通过对计算进行多维评价,学生不仅能将“算得对”作为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体现,更能体会到“想得巧”“说得清”所代表的高层次计算能力的魅力,充分展现出计算的灵活性、创造性和艺术性。唯有将即时反馈贯穿于评价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将评价机制打造成最核心的驱动力。教师可采用在游戏各个环节中不定时巡回指导的手段,通过“提示卡”“鼓励贴”等方式,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这既能激励学生,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能及时纠正学生的进位错误,还能将“错”变“对”,将“难”变“易”;同时,也能对学生的独到之处给予及时表彰和肯定。比如,当学生因进位错误导致计算失误时,我们可以递上一张“进位小助手”的卡片,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数位的对齐”规则;当学生提出独特的解法时,我们可以授予他一张“创新之星”的贴纸,并在全班面前展示其独到思路,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游戏化学习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带来了创新变革,通过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理解运算;构建分层化游戏挑战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其获得成就感;实施多元化游戏评价机制,强化计算过程指导,展现计算的综合素养。这一系列策略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困境,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与数学素养,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苏艳萍 . 基于益智玩具的数学游戏化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 玩具世界 , 2025, (01): 254-256.

[2] 巨晓山 . 让孩子爱上学习:小学游戏化教学的多学科探索 [J].中国基础教育 , 2024, (07): 25-27.

[3] 罗芳 . 巧用益智游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4, (15):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