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学习目标的研究

作者

马建梅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026000

一、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围绕核心主题,整合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价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与素养的进阶式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导向。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正从传统的碎片化知识传授向素养导向的整合式教学转型,而以“文化”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能够将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选取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Unit 5 Language、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heritage 和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必修第三册 Unit 1 Festivals andcelebrations 四个单元,围绕“文化”这一大单元主题,探索素养导向下大单元学习目标的实施策略。

二、实施策略

在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中,需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材内容与核心素养目标,构建循序渐进的实施路径。以下四大策略从目标重构、资源整合、活动设计到评价优化,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确保大单元学习目标落地见效。

(一)基于素养维度重构大单元学习目标体系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前,需先打破单篇课文或单个小单元的目标局限,结合“文化”主题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重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的学习目标体系。首先,梳理所选四个小单元的核心内容:Language 单元聚焦语言的起源、发展与文化载体作用,Culturalheritage 单元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History and traditions 单元侧重历史事件与传统习俗的关联,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单元围绕不同文化中的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展开。基于这些内容,从语言能力维度,设定“能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不同文化现象(如语言特点、节日习俗),并进行跨文化对比表达”的目标;从文化意识维度,设定“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共生关系,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文化自信与跨文化包容态度”的目标;从思维品质维度,设定“能通过分析不同文化现象的异同,进行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考,提出关于文化保护或传承的建议”的目标;从学习能力维度,设定“能自主整合不同单元的文化相关资料,制定学习计划,并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

(二)整合多单元教学资源构建文化主题学习情境

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需围绕“文化”主题,将四个小单元的文本资源、视听资源、实践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构建沉浸式的文化主题学习情境。从文本资源来看,可将Language 单元中“语言与文化身份”的阅读材料、Cultural heritage 单元中“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的新闻报道、History and traditions 单元中“传统习俗演变”的记叙文、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单元中“中外节日对比”的说明文进行整合,形成“文化的载体 — 文化的传承 — 文化的历史 — 文化的表达”的文本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化认知框架。同时,补充课外资源,如 BBC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片段、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关于传统节日的英文报道、学生身边的文化资源(如本地非遗项目介绍),丰富资源类型。

(三)设计进阶式学习活动推动素养深度发展

学习活动是连接学习目标与素养达成的桥梁,需围绕“文化”主题设计进阶式的活动序列,从基础认知到深度探究,再到实践应用,逐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发展。首先,基础认知类活动,聚焦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初步培养,例如设计“文化词汇思维导图”活动,让学生梳理四个单元中与文化相关的词汇(如 heritage, tradition,festival, dialect 等),并按“文化载体”“文化行为”“文化价值”等维度分类,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建立文化词汇与概念的关联;开展“文化现象配对”活动,将不同文化中的语言特点、节日习俗、遗产类型等内容制成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配对,并用简单的英文说明配对理由,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识别与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深度探究类活动,侧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组织“文化差异辩论会”,围绕“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根源”“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等议题,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撰写辩论稿,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培养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开展“文化历史溯源”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如某个传统节日、一种语言 dialect),通过查阅历史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探究其起源与发展历程,并撰写探究报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历史思维能力。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保障学习目标达成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保障大单元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需突破传统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模式,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全面监测学生在“文化”大单元学习中的素养发展情况。首先,评价内容需覆盖四个核心素养维度,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如文化相关词汇的掌握、英文表达的准确性),还需关注文化意识(如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程度、文化自信的表现)、思维品质(如探究问题的深度、观点的逻辑性)、学习能力(如自主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小组合作中的贡献)。例如,在评价学生的“文化展示节”成果时,从语言能力维度评价学生英文表达的流畅性与准确性,从文化意识维度评价学生对展示内容的文化内涵理解程度,从思维品质维度评价展示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性,从学习能力维度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其次,评价主体需实现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家长 / 社区评价。

三、结语

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以“文化”为主题整合教学资源,通过目标重构、资源整合、活动设计与评价优化四大策略,为学生搭建了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深度融合的平台。未来,大单元教学还需进一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时代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让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高中英语素养导向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1):25-29.

[2] 李慧敏。文化主题下高中英语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究 [J]. 英语教师,2024(3):47-51.

[3] 王建国。高中英语大单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4(2):38-42.

课题名称:高中英语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的研究

课题编号:XMJYKT20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