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视角下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卢静芳
凭祥市第二幼儿园 532600
引言
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更高,且面临日益复杂的管理挑战。基于多元共治视角,调动多方主体协同能力,有助于满足幼儿健康的核心需求,从根源上预防食源性疾病,同时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部门的管理任务,避免忽略食品安全管理的盲区。园方自主管理受限于专业能力和资源,增大了风险概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管理的体系,有助于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一、多元共治视角下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价值
多元共治是现代化环境下,幼儿园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贯彻落实的管理理念,发挥各方主体的协同效应,可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相比于传统化的管理模式,多元共治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优化了食品资源的配置。幼儿园以属地政府的政策要求为导向,结合市场调研报告,与信誉度高且食材质量高的供应商签订协议,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审查,公开食品采购、加工以及食谱内容,与家长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传输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信息,并高效处理反馈信息。多方主体协同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食品全流程的监督,提升了幼儿饮食安全水平,优化了饮食结构。
二、多元共治视角下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策略
(一)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分工
传统单一主体管理方式落后于时代需求,基于多元共治视角,幼儿园应遵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为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凝聚各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园方主责、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优化食品安全管理流程。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应承担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责任,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着眼于食品安全制度、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方面,通过周期性的食品安全会议,或者制定陪餐制度,将食品安全纳入园务核心议程。幼儿园应设置食品安全总监、安全管理员等专职,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管理机制。属地政府应统筹财政保障,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大食品安全管理的考核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应提高食堂及供餐单位的检查频次,把控食材加工流程。在社会参与责任方面,家长委员会参与到食谱制定,陪餐监督工作中,将问题反馈到园长。
(二)构建流程化的管控机制
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传统食品安全管理虽然保障了食品安全,但是随着食品供应链和加工环境的复杂化,传统管理方式暴露出弊端,总体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及时发现食品的安全问题,风险控制能力被严重削弱 [1]。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属于一项复杂化的任务,涉及多个环节的管理内容,在多元共治的背景下,各方主体共同构建全流程管控机制。
幼儿园应落实园长陪餐制,同时严格把控食材验收、存储、加工、留样等关键环节,动态监督后厨食品加工流程,强化过程管控效能,在与供应商合作期间,应综合评估供应商的食材质量,分析其供货时效性和售后服务水平。属地政府具有导向作用,在管控食品安全期间,应将幼儿园食品安全纳入财政预算,结合园方总体情况制定支持方案,给予相应补贴。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应实现跨部门协作,重点检查病媒生物防制、餐饮具消毒落实情况。幼儿园与供应商应在合约中明确违约终止条款,从食品供应的源头预防安全隐患。在家长参与方面,应建立家园共享平台,获取家长对食品安全的反馈信息,并在平台上公开食谱和检测报告,提升家长对园内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三)引入智能化管理工具
部分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忽略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沿用传统化的管理模式,导致食品从采购、加工到配送等环节的信息不完善,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则无法快速定位问题的源头,阻碍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进程。幼儿园基于多元共治的目标,应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率,打造安全、健康、精细化的餐饮环境 [2]。在多方主体协同的环境中,引入智能化工具,是构建和优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
例如,一些幼儿园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并利用高清摄像头,动态管理食材清洗、加工和存储各个环节,并利用直播平台公开食品管理过程,以便于家长通过直播远程监督。由于幼儿的身体素质存在主体差异,统一化的饮食方案无法满足全体幼儿的需求,幼儿园应用了“带量食谱”软件,精准分析了幼儿的营养摄入情况,定制个性化的食谱,将食谱公开接受社会、监管部门和家长的监督。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基于食品安全管理,开发了区域性食堂治理管理平台,统筹整合了食材比价、供应商评价和采购验收等功能,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效率。监管部门利用AI 技术赋能远程监督,例如部分区域的监管部门构建“互联网 + 明厨亮灶”的平台,动态监管幼儿园食品加工期间的安全隐患。供餐单位是食品引进管理的源头,供应商应接入政府监管平台,主动上传食材检验报告,接受监督检查。家长利用家园共享平台,及时获取园方发布的直播或者食材溯源信息,与园方及时取得联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反馈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束语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成长的乐园,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与安全。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关键,在食品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幼儿园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与其他主体联动,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优化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和配送流程,实现食品安全的精细化管理。多元共治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幼儿园应着眼于明确各方主体责任与分工,构建流程化的管控机制,以及引入智能化管理工具等方面,加快食品安全体系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 刘春平 . 智能化监测系统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食品安全导刊 ,2024(14):16-18.
[2] 李洁娜 . 规范校园管理 共保食品安全——浅谈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策略 [J]. 现代食品 ,2024,30(14):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