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张志娟
巩义市新中镇初级中学 451273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成为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需要优化创新思维,突破传统学科限制,构建跨学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不同领域出发,分析核心素养教育内涵和美术学科融合的措施,探究提高初中美术教学具体方法。
一、核心素养与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融合价值
跨学科教育理念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教师需要从学生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1]。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以感受、识别和解读等方式,认识与理解美术作品、图像和造型艺术中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和文化语境等。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视觉感知能力,还需要他们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随着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落实,实现不同学科之间不断完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美术知识体系,从而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临摹实践,尝试运用类似的技法和色彩表现方式来创作艺术作品,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教师在相关教学阶段,培养适应学生个人和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实现初中美术学科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二、核心素养与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融合
(一)美术与语文的融合
语文学科作为初中教学基础学科,其中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语文教育资源对于美术教学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两者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艺术表达能力,实现文学和艺术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第 1 课 精彩瞬间》一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古诗词内容,通过将古诗词和美术教材知识内容的有效结合,构建动态美术课堂,让学生沉浸到教学内容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美术与科学的融合
科学学科中有许多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内容,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周围的世界,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美术知识和科学知识妥善结合,可以让科学知识学习更加直观,避免科学知识抽象性影响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一个“叶脉书签”,先给学生讲解植物学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借助显微镜等科学设备,了解叶子的植物构造,同时应用美术设计概念,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增加书签本身的艺术感,通过此类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和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三)美术知识和劳动技术的融合
劳动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将美术知识融入其中,带领学生改造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在劳动中体会美术知识的妥善应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解劳动技术相关内容,同时结合美术创意,完善外观设计,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例如,在造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鉴不同年代的美术创意风格,结合电脑连接技术,提高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同时教师积极落实跨学科教育理念,让学生体会在实践过程中感悟美术知识的乐趣,深化和拓展学生学习内容,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信息技术赋能跨学科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跨学科教育理念落实注入全新的活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 SMART 白板教学设备,将原本静态的教学技法,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教师还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展示教学步骤,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对微课制作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学生自身学习需求,选择个性化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还需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完成美术创作,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应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特别是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数字处理能力,同时还需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从而拓展学习边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教师要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实现知识调整和整合,进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成长和进步奠定基础,也推动初中美术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柳海荣 , 柳洁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跨学科整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为例柳海荣柳洁 [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2(3):122-128.
[2] 汪慧 . 例谈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英语主题教学探索与实践 [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2019(20):2.
课题备注 :2024 年度巩义市教育科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证书编号:〔2024〕—GYJKKT—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