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的策略
李杰莹
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中心小学
一、倾听与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倾听与表达是口语交际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倾听是接收信息、理解意义的过程,是有效表达的前提;表达是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过程,需以倾听获取的反馈为依据。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帮助其准确理解课堂内容、把握他人意图,为知识学习与人际交往奠定基础;清晰的表达能力则能让学生自信地传递想法、参与讨论,促进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中高年级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可见,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贯穿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倾听情境,明确倾听要求
结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倾听情境,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倾听。例如:游戏情境:低年级开展“悄悄话接力”游戏,每人听到一句话后轻声传给下一位,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内容,通过“准确传递”的目标培养专注度;中高年级设计“听力寻宝”活动,让学生听一段短文后找出指定信息(如“故事发生的时间”“主人公做了什么”),强化倾听的目的性。
生活情境:模拟“购物对话”“电话交流”等场景,要求学生倾听对方的需求(如“顾客想要买什么”“电话里的重要信息”),并根据倾听内容回应,让学生体会“倾听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同时,明确倾听的具体要求:“眼睛看着说话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听完后能简单复述”,并通过儿歌(如“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记心怀”)帮助学生牢记。
(二)教授倾听方法,提升倾听质量根据不同的交际场景,教给学生实用的倾听方法:
低年级:侧重“抓关键词”,如听故事时找出“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听指令时记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例如,教师说“请把红色的铅笔放到绿色的盒子里”,让学生抓住“红色铅笔”“绿色盒子”两个关键词。
中高年级:学习“边听边思考”,如听同学发言时,在心里想“他的观点是什么”“和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听较长的语段时,用“点头”“记简单笔记”(如关键词)等方式辅助记忆。例如,在“班级活动方案讨论”中,让学生边听边记录他人提出的“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要点。
(三)强化倾听反馈,培养倾听习惯
正面强化:对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表扬,如“小明不仅认真听了小红的发言,还补充了一个好建议,这就是会倾听的表现”;定期评选“倾听小明星”,树立榜样。
问题引导:当学生倾听不专注时,用温和的问题提醒,如“刚才小刚说的是哪两个小动物?你能再说说吗”,让学生意识到“没听清就无法参与”,从而主动调整状态。
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表达平台,激发表达欲望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多样化的表达活动,让学生“有话想说”:低年级:开展“每日一句话”活动,让学生说说“今天开心的事”“看到的有趣现象”,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真实感受;利用绘本、动画片段进行“看图说故事”,借助画面降低表达难度。中高年级:组织“班级小事辩论会”(如“课间该不该奔跑”)、“我的拿手好戏分享会”等,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表达观点;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采访老师、同学,学习“如何提问”“如何清晰表达来意”。平台的搭建需体现“安全性”,鼓励学生“说错也没关系”,例如当学生表达不完整时,教师用“你刚才说的XX 很有意思,能再说说吗”引导补充,而非直接否定。
(二)指导表达方法,提升表达条理
根据不同学段目标,教授具体的表达技巧:低年级:侧重“说完整、说清楚”,教学生用“谁做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的句式表达。例如,看到图片中的“小猫钓鱼”,引导学生说“一只小猫在河边钓鱼”,而非只说“小猫钓鱼”。中高年级:学习“有条理地表达”,如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讲述;表达观点时用“我认为……因为……”的句式,做到有理有据。例如,在“推荐一本书”时,指导学生先说“推荐什么书”,再说“书里讲了什么”,最后说“为什么推荐”。同时,注重语言的生动性,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式,如用“像……一样”的比喻句描述事物,让表达更形象。
(三)丰富表达形式,拓展表达维度
突破“单人说”的模式,通过互动表达提升综合能力:对话式表达:开展“同桌互问互答”“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中学习“回应他人”“补充观点”。例如,讨论“最喜欢的节日”时,引导学生说“我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春节还有……”。表演式表达:编排课本剧、童话剧,让学生通过角色对话体会语言的情境性;开展“故事大王”比赛,鼓励学生加入动作、表情,让表达更具感染力。
五、倾听与表达能力协同培养的评价策略
构建“倾听+表达”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与激励性:评价内容细化:倾听维度关注“专注度”(是否认真听)、“理解度”(能否抓住要点)、“回应度”(是否根据倾听内容回应);表达维度关注“完整性”(是否说清楚)、“条理性”(是否有顺序)、“得体性”(是否符合情境)。评价主体多元: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自评“我是否认真听了别人的发言”,同伴互评“他的表达是否让你明白”,教师结合观察给出综合反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如倾听小明星奖状、表达优秀的录音片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动力。
六、结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需协同推进。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授方法提升实效,优化评价引导发展,让学生在“认真听、清楚说”的过程中不仅提升语言能力,更学会尊重他人、有效沟通。只有将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口语交际“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发展”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社会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J]. 语文教学通讯, 2021(12):45-47.
[2] 陈明.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参考, 2020(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