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采矿方法研究
周春祥
湖南南岭民爆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1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的应用
1.1 深矿井开采技术
随着煤炭开采深入,浅部资源减少,深矿井开采成必然趋势。深矿井开采面临复杂地质挑战,如高地应力、高瓦斯、高温等。高地应力下,巷道围岩易变形,引发失稳、坍塌隐患,需采用先进支护技术,如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可缩性支架支护,增强巷道稳定性。同时,针对高瓦斯问题,要建立完善瓦斯抽采系统,提前抽采瓦斯,降低浓度,防止爆炸事故。此外,高温影响井下人员健康和效率,需配备高效降温系统,改善作业环境,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效率。
1.2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在煤矿井下开采作业中,采场围岩稳定性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开采过程中,采场周边岩体应力的改变会导致围岩产生变形、破坏乃至冒落现象,对采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采场围岩控制技术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策略与支护措施,有效遏制围岩的变形与移动,保障采场的稳定与安全。例如,在实施长壁开采技术时,必须依据煤层赋存状况及顶板岩性,选择适宜的顶板管理策略,如全部垮落法、充填法等。对于坚硬顶板,可采用顶板预裂爆破等技术手段,促使顶板提前垮落,以降低顶板压力强度,减轻对采场的不良影响。此外,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例如应力监测仪、位移传感器等,可以对围岩应力、位移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方案,确保采场的稳定与安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1.3“三下”采煤技术
“三下”采煤指的是在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进行煤炭开采。由于这些区域的特殊性,传统的开采方法可能会导致地面塌陷、建筑物损坏、铁路变形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三下”采煤技术通过优化开采设计、采用充填开采等方法,减少开采对地面设施和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建筑物下采煤时,可以采用条带开采的方式,将煤层划分成若干条带,间隔开采,使地面的变形控制在建筑物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利用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充填开采,将充填材料填充到采空区,支撑顶板,减少地面下沉。在铁路下采煤时,要精确计算开采引起的铁路变形量,采取加强铁路轨道维护、调整开采顺序等措施,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在水体下采煤时,要对水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采取疏干降压、防水煤柱留设等措施,防止水体溃入井下。
1.4 综采放顶煤技术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煤炭开采方法,该技术将综合机械化采煤与放顶煤工艺相结合。在厚煤层的开采过程中,通过采煤机进行割煤作业,并在液压支架后方释放顶煤,从而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高产开采。该技术以其产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势而备受青睐。然而,综采放顶煤技术亦存在诸如顶煤回收率偏低、瓦斯涌出量较大等问题。为提升顶煤回收率,可采用预裂爆破、高压注水等技术手段,以优化顶煤的冒放性能。针对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需强化通风管理,提升通风量,并结合瓦斯抽采技术,以降低瓦斯浓度,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随着技术创新改进,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领域广泛应用,为煤炭工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
2 煤矿井下的采矿方法
2.1 走向长壁采煤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是我国煤矿应用广泛的一种采矿方法。它沿煤层走向布置采煤工作面,工作面长度通常在 100-300 米左右。这种方法的优点显著,首先是巷道布置简单,有利于通风和运输系统的构建。在通风方面,新鲜风流能较为顺畅地进入工作面,为矿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运输上,煤炭可以较为便捷地从工作面运输到地面。其次,该方法生产效率高,能实现连续采煤作业。采煤机沿着工作面不断割煤,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及时将煤炭运出,大大提高了煤炭的开采速度。然而,走向长壁采煤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当煤层倾角较大时,煤炭下滑和设备下滑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滑措施,如安装防滑装置等,以确保安全生产。
2.2 倾斜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是沿着煤层倾斜方向布置采煤工作面。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它具有巷道掘进量少、生产系统简单的优势。由于减少了巷道的掘进,降低了前期的建设成本和施工时间。同时,倾斜长壁采煤法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尤其适用于倾角在 12∘ 以下的煤层。在这样的煤层条件下,煤炭可以依靠自身重力下滑,减少了运输设备的投入和能耗。不过,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当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时,工作面的支护和设备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而且,在通风方面,容易出现风流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和监测。
2.3 房柱式采煤法
房柱式采煤法是在煤层中开掘一系列煤房,煤房之间用煤柱支撑顶板。这种方法适用于顶板稳定、煤层较薄且地质构造简单的煤层。它的优点是开拓部署简单,建井速度快,初期投资少。在开采过程中,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煤房和煤柱的尺寸和布局。但是,房柱式采煤法煤炭回收率较低,一般在50%-60% 左右。大量的煤炭以煤柱的形式留在井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随着开采区域的扩展,煤柱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易诱发顶板崩塌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强化对煤柱稳定性的监测与维护工作。
2.4 分段采煤法
分段采煤法是将厚煤层沿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分段,依次进行开采。这种方法适用于厚度较大、倾角较小的煤层。通过分段开采,可以降低开采的难度和风险。在每个分段内,可以采用合适的采煤工艺和设备,提高开采效率。同时,分段采煤法有利于顶板管理,能够根据不同分段的顶板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然而,分段采煤法的巷道布置较为复杂,需要设置专门的分段运输和通风巷道。而且,各分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工作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
3 结语
综合分析表明,煤矿井下采矿技术与方法各具特色,其实际应用过程中遭遇众多挑战。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与高效开采,企业必须依据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等内在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选择适宜的采矿技术与方法。同时,企业应持续增加科研投入,激励技术创新,优化并完善现有技术,以适应开采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安全环保的严格要求。此外,强化对井下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其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持续发展,煤矿井下采矿技术与方法预期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和安全化,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继强,金生发,张双龙,刘佩桦 .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采矿方法的选择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5,(06):53-55.
[2] 王鹏飞 .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技术及采矿方法研究 [J]. 能源与节能,2025,(02):169-172.
[3] 王海龙 . 煤矿井下生产技术及采矿方法 [J]. 矿业装备,2023,(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