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检测系统在航空复合材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索
高璐 双贺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89
引言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材料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在飞机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复杂,对质量控制的要求极高。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人工检测,效率低下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1. 质量控制在航空复合材料生产中的作用
质控贯穿于航空复合材料整个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可靠性,还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鉴于其复杂性,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的每一步,包括原材料选择与预处理、制备工艺和固化工艺,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必须达到其纤维、树脂、辅材所要求的规范,才能保证其产品的性能指标。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纤维质地及排列方式、树脂粘度、固化特性以及其他添加剂比例,均需要在原材料进入工厂前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其次,在每一个工艺过程中对其进行持续控制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智能检测系统在航空复合材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1 智能检测系统在原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2.1.1 高精度材料成分分析
航空复合材料制备的初始原料组分的化学成分和比例,是其最终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传统测试手段只能识别大体成分,但是对于痕量组分或是界面的化学环境已经不能满足航空部门的现实需求。利用智能测试仪器设备,如拥有光谱图像、激光激发电离光谱(LIB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系统在内的多功能综合分析设备,识别树脂、硬化剂、纤维等各组分的准确性较高。该类仪器的高响应性和无接触、全自动的优点,除了进一步提高了分析速度,还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分析流程,使得分析判断出在混杂性大的材料中哪些组分是异常的情况。例如,对于表面有残余涂层的碳纤维进行测量时,传统方法很难给出肯定的判断,而智能系统则通过模式识别的学习,找出与表面相关联的功能。
2.1.2 物理性质检测
原材料的物理参数(如纤维直径分布、密度均一性、表面光滑性)以及电导率等都对复合材料制备中的界面结合强度、承载传递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智能测试系统的发展,这一类的测试逐渐从离线测试、样品采样形式转变为在位、全面、实时测试的形式。通过基于高分辨率的图像技术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等解析能力,能够实时把控纤维的高密度分布、平衡分布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通过光子扫描以及3D 重构技术,能够在微观尺度上迅速了解增强材料制备的均一性;通过热像仪以及热传导反应的设备能够无接触测量材料的温度、传导特性,这对于研究多类型复合材料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后期的设计参数设计有直接的参考作用。
2.2 智能检测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2.1 在线缺陷检测
在复合材料加工时会出现诸如微裂纹、气泡和纤维位移等缺陷,这些缺陷初期很难察觉,可能会导致部分失效或完全失效,而在实际投入使用之后。基于红外成像、超声成像、干涉成像及X 射线断面成像的智能在线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增强产品品质保证能力。由红外热成像、超声波成像、干涉成像和X 射线断面成像等成像技术组成的复合材料多维度检测设备能够不间断追踪复合材料在压力、温度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状况,并记录材料所有的异动或潜在裂纹等。该系统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方法的材料缺陷特性模型,在复合材料生产前期能够识别一些难以察觉的界面脱离、树脂过多和纤维弯曲等材料结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后续进行修复工序及报废的风险。同时也能将缺陷的方位、尺寸和种类等相关信息完整记录下来,形成缺陷分布图,为后期产品的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
2.2.2 过程数据监控与反馈
此外,因为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环节和多种不同的环境状态组成,生产的任何一个波动都会对生产出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运用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是改善复合材料生产整体效能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控制策略的相互协调工作,将整套生产数据进行收集,例如树脂的注射速率、织物的铺层压力,甚至是固化期间加热曲线的浮动以及周围的湿度的变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记录数据,更是在获得数据后及时分析数据并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期,可以预先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控制以保证参数稳定。
2.3 智能检测系统在成品检测中的应用
2.3.1 全方位成品质量评估
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新开发的传感系统、成像技术及数据解译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多维度的质量评估。与人工测试手段相比,智能监测系统具有更强的精度和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裂纹、孔洞、脱层等缺陷的在线检测,不但能够对表面缺陷进行查看,还可以深入材料内部,利用声波、X 射线、红外成像等技术对材料内部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还可以结合智能化的学习方法对检测标准进行迭代,实现每批次产品的检测。
2.3.2 性能测试与验证
基于智能检测设备的性能检验与确认,大幅提升了试验过程的精确程度与可靠性。通常在不同的机械性(如拉力、重力、剪切)中,强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制约了航空航天制品组件的表现。融合在先进力学实验仪器中的智能检测设备,在结合各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之后,可对复合材料的所有物理指标进行动态跟踪测试。既可以针对正常情况下对物件进行静态检测,也可以对动力载荷、气候条件变化等多种条件下的物体进行检测分析。基于高级传感器的跟踪测试,可以记录材料在不同应力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并精确指定转变过程的位置,然后通过记录和分析数据,可以评定复合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疲劳性能、温度特性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程度,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法更加全面地提供性能图表数据,还可以进行实时反馈预估性能故障隐患,也可以完成较长周期的性能验证,为飞行复合材料使用寿命评估提供科学证据。
结束语
总之,智能检测系统在航空复合材料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检测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进一步推动航空复合材料生产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融入,智能检测系统有望在确保航空安全、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智能检测系统将为航空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航空工业迈向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在德 , 黄家成 . 航空电子设备综合智能检测系统 [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19 (02): 114-116.
[2] 杨成 , 陈祥余 . 航空火力控制系统智能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J]. 计测技术 , 2005, (01): 18-21.
[3] 帅家盛 . 航空制造业质量控制的创新——飞机部件智能超声检测系统 [J]. 航空制造技术 , 2004, (10):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