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问题及解决措施
梁亚男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分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0
1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深度不足
在市政工程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未能充分深入地对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和研究。对于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例如在道路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地下可能存在的老旧管道,在后续施工中遇到此类问题就需要进行设计变更,从而增加工程造价。而且设计图纸的详细程度不够,一些关键部位的标注不清晰,施工单位在理解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歧义,进而引发工程费用的增加。
1.2 缺乏造价意识
许多设计人员过于注重工程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而忽略了工程造价的控制。他们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往往优先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而没有充分权衡成本因素。比如在选择市政桥梁的结构形式时,可能会选择一种新型但造价高昂的结构,而没有考虑到采用传统结构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大幅降低造价。另外,设计团队与造价编制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设计人员不了解造价情况,造价人员对设计意图理解不透彻,导致工程造价编制难以准确反映设计方案的实际成本。
1.3 计价依据不准确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需要依据准确的计价资料,然而当前存在计价依据不准确的问题。一方面,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计价所采用的价格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工程造价估算与实际成本存在偏差。例如建筑材料价格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会有较大变化,如果仍按照过时的价格信息进行编制,就会使造价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计价定额的适用性不足,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在定额中没有相应的规定,造价编制人员只能进行估算或参照类似项目,这也增加了造价的不确定性。
1.4 设计变更管理不善
在市政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但目前存在设计变更管理不善的情况,缺乏严格的变更审批程序。一些不必要的设计变更频繁发生,且变更后没有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例如在市政公园的设计中,随意更改景观布局和设施配置,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增加。同时,对于设计变更所带来的费用增减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使得造价失控的风险加大。
2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编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设计深度,提升设计人员专业素养
为了解决市政工程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提升他们对市政工程项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设计人员应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高度契合。同时,设计图纸应尽可能详细,关键部位的标注要清晰明确,以减少施工单位在理解和执行过程中的歧义,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工程费用增加。此外,设计团队还应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学习和研究,以便在设计方案中合理应用,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2 增强造价意识,促进设计与造价的深度融合
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增强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至关重要。设计团队应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于设计工作的始终。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的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工程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还要充分权衡成本因素,选择既满足工程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方案。例如,在选择市政桥梁的结构形式时,应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施工难度以及造价等因素,选择最优方案。同时,设计团队与造价编制人员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设计人员应及时向造价编制人员提供详细的设计意图和方案说明,造价编制人员也应积极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和优化,确保工程造价编制能够准确反映设计方案的实际成本。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实现设计与造价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提升。
2.3 完善计价依据,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为了解决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编制中计价依据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完善计价依据体系。一方面,应及时更新市场价格信息,确保计价所采用的价格信息与实际市场价格保持一致。可以通过建立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价格信息,及时调整计价依据,提高工程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定额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对于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定额标准,为造价编制人员提供准确的计价依据。同时,对于定额中不明确或存在争议的部分,应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明确其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减少造价编制的不确定性。此外,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建立严格的变更审批程序。对于确需进行设计变更的情况,应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批,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设计变更后应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明确费用增减的责任划分,避免因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失控。设计团队和造价编制人员应共同参与设计变更的评估和审批工作,确保设计变更在符合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通过完善计价依据和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提供有力保障。
2.4 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工程造价编制的有效性
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编制的有效性,必须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首先,应建立独立的工程造价审核机构,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该机构应具备专业的工程造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造价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反馈机制。在工程造价编制完成后,应及时将编制结果反馈给设计团队和相关部门,以便他们了解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鼓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与方对工程造价编制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编制,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设计深度不足、缺乏造价意识、计价依据不准确以及设计变更管理不善等,文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通过加强设计深度、提升设计人员专业素养,增强造价意识、促进设计与造价的深度融合,完善计价依据、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以及强化监督与反馈机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还能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市政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还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工程造价编制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懿思,林丹虹 .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问题及解决措施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21):260-262.
[2] 罗莉华 .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中的工程造价编制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2024,9(08):158-160.
[3] 樊佳峰 .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工程与建设,2021,35(03):622-624.